1 / 11
文档名称:

[科学之眼看“五岳”]五岳.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之眼看“五岳”]五岳.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6/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之眼看“五岳”]五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科学之眼看“五岳”]五岳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酷爱哺华山之秀丽险峻,当属“五岳”之首。正可谓:“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包括华山在内的国内诸多名山,如泰山、黄山、天柱山、九华山等,多由花岗岩或片麻岩组成,这些岩石的共同特性是质地坚硬,善抗风化侵蚀,因此,方可形成高山。   这本缺乏为奇。华山之最奇处乃在山顶五峰,环峙如盆,恰似莲花之五瓣,而五峰外侧,皆为深渊绝壁。登顶仅有苍龙岭一道。古语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绝非言过其实。对此特殊之地形,一般游客虽称奇而不得其解;但在地质学家眼中,那么“一目了然”:这是由不同构造时期的不同地质作用造成的结果。   我们的地球母亲,从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历史。其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从距今约300万年前起先,称“第四纪”。从第四纪起先至今,地球由于气候的改变,至少已经验过3次寒冷的冰期。李四光等地学老前辈的探究结果说明,我国在第四纪后期,至少有3次冰川时期,最终一期距今不过1万余年。在此期间,就和今日之南、北极地区一样,冰雪覆盖了我国华北和长江流域的大局部地区。而包括华山在内的秦岭地区,至少经验过两次以上的冰川作用。是冰川作用造就了华山的特别地形。五峰环峙,状假设莲瓣之奇观,正说明这里原来是一个大规模的冰围地,即冰川源区。冰雪在此聚积、压实,再形成冰川向低处流淌。   常言说,水滴石穿。有浩大体积、重量并夹带着大量漂砾、碎石的冰川,其势能和流淌时的动能更是不行估量。任何坚硬的岩石,也经不住冰川在流淌过程中的刨蚀,再加上花岗岩本身富有垂直节理,在造山运动过程中、在冰川剥击和风化作用下,华山遂削切剥落成很多像西峰那样的万仞峭壁。   流水切割岩层是“软刀子”,所形成的山谷多呈“V”字形。而冰川是“硬刀子”,所以切割出的山谷多呈“U”字形,而且因为主冰川能量大,下切速度快,次冰川能量小,下切速度慢,所以在主谷与次谷之间,往往形成悬谷,并因此而生出了很多漂亮壮丽的瀑布。   南峰绝顶上的“天池”也是由冰川刨蚀而成。不仅华山,秦岭山 脉之终南山、太白山等山顶,亦有天池,其成因与华山同出一辙。在华山景区内,还有冰川形成的冰臼、冰窖、角峰、刃脊、冰川刻槽等景观。   “听景不如观景”。爱好大自然的挚友,特殊是宠爱观赏冰川地貌雄姿的挚友,不行不游华山。华山峻峭秀丽之美景,绝不亚于以冰川地貌著名于世的美国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和新西兰南岛的米尔佛海峡地区。不仅如此,假设论文化积淀、人文景观,上述两个国外景区更无法与华山相比。      “南岳”矿产冠“五岳”      衡山山脉位于湖南省中部,北起长沙市岳麓山,南至衡阳市回雁峰,逶迤回旋近400千米。主峰祝融峰,位于衡山市境内,海拔1300米,虽为五岳之最低者,但因属冷空气下降区,一年之中,云封雾锁达250天以上,难见其真面目,自然亦给人带来神奇之感。古人有诗云:“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不见祝融峰,还诉潇湘去。”衡山雨水充足的特点,既造就了水帘洞等闻名景观,又成就了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夏季不热,冬天不冷。   “南岳”的矿产资源之丰富在“五岳”中是数一数二的。衡山的主体由耐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本身是坚实的建筑材料,湖南的优质花岗岩远销港、澳等地。伴随花岗岩侵入活动所衍生的多种矿产也相当出名。衡山周边有钨矿、铅锌矿、金矿、铌钽铍矿等贵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在衡山西侧,还有长达26千米的优质钠长石矿化带,质量好,分布连续,是上等的玻璃原料,储量超过千万吨,数全国第一。由地表浅部钠长石风化而形成的高岭土,是优质的瓷土,它是极受国内外高档瓷器生产厂家欢送的紧俏矿物原料。      “天下之脊”在恒山      横亘山西北部的恒山,东起广灵,与太行山北端相接,西至雁门关,与吕梁山北段相连,东西长达150千米以上,南北宽超过20千米。主峰九峰岭,海拔2022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之南约6千米。   恒山是华北地台上最古老的陆块之一,由地质上称为恒山群和阜平群的太古代地层组成,岩石以古老的变质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等为主,成岩年龄超过25亿年,号称“天下之脊”、“万山之宗”。   恒山的北坡下,即是桑干河谷,高差在1500米以上,壁陡川深,易守难攻。这条山脉自然成了古代中原帝国的北部边疆。历史上,恒山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数悲壮的斗争故事在此发生,其中也包括抗日斗争初期的平型关战役。   位于恒山半山腰的玄武井,是游人必到之处。该井古已有之,明人即有诗曰:“山腰又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不知年。”井有两口,南北并列,相距约3尺。令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