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2017年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doc

格式:doc   大小:2,59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2017年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6/26 文件大小:2.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2017年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2017年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考纲要求》
  、磷、镁代谢
  (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熟悉
  (2)l/L。

·
  临床意义:
  (1)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
  2)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如肾癌、支气管癌等,但此种情况如未发现原发癌瘤,则很难诊断。
  3)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恶性肿瘤伴有骨转移时有大量骨质破坏,而肾和肠又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钙,遂引起高血钙。
  4)维生素D中毒,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引起,但此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5)其他:高血钙还可见于类肉瘤病、肾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酸中毒、脱水等情况。
  (2)血清钙减低:
  低血钙症临床上较多见,尤多见于婴幼儿。
  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后、放射性治疗甲状腺癌时伤及甲状旁腺等情况。
  ,血磷可增高。
  ②维生素缺D缺乏:
  食物中缺乏,阳光照射少,消化系统疾患等,使血钙血磷均下降,使得钙、磷乘积下降。
  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引起骨软化病。

·
  ③新生儿低血钙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惊厥原因之一。
  ④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
  严重乳糜泻时,食物中的钙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生成钙皂,排出体外,造成低钙。
  ⑤严重肝病、慢性肾病、尿毒症、远曲小管性酸中毒等时血清钙可下降,血浆蛋白减低时可使非扩散性钙降低。
  ⑥血pH可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
  酸碱中毒总钙不变,离子钙可有改变。
  碱中毒离子钙下降是产生手足抽溺的主要原因。
  酸中毒,pH下降,游离钙浓度可相对增加。
  :
  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形式存在,血浆中磷3/4为有机磷,1/4为无机磷。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血磷浓度不如血浆钙稳定。
  婴幼儿时期血磷高是由于处于成骨旺盛期,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所致,***血磷也有一定的生理波动。
  血磷和血钙之间有一定的浓度关系。
  正常人血钙、血磷浓度的乘积在35~40(mg/dL)之间。疾病时可升高或降低。

·
  测定方法:
  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方法一般有磷钼酸法、染料法和酶法。
  磷钼酸法是血清中无机磷与钼酸盐结合形成磷钼酸化合物,再用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进行比色测定。
  染料法如孔雀绿直接显色测定法。
  酶法是偶联反应,参与反应的酶有糖原磷酸化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反应中使NADP+还原成NADPH,形成NADPH在34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参考值:血清磷:~。
  临床意义:
  (1)血清无机磷升高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由于尿磷排出减少,使血磷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排磷量减少,血磷上升,血钙降低。
  

·
3)维生素D中毒:
  由于维生素D的活性型促进溶骨,并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以及肾对磷的重吸收,因此维生素D中毒时伴有高血磷。
  4)其他:血磷升高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严重急性病、饥饿等情况。
  (2)血清无机磷降低
  可由于小肠磷吸收减低、肾排磷增加、磷向细胞内转移等原因引起。
  1)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都可使无机磷随尿排出增多,造成低血磷。
  2)维生素D缺乏:可使小肠磷吸收降低,尿排磷增加,导致低血磷,可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等。
  3)肾小管病变如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尿磷排泄量增加,血磷下降。
  
  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钾的阳离子。
  
  镁和钙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功能,钙、镁之一发生紊乱时,另一个也常有紊乱,例如,低血镁症常同时有低血钙症。
  测定方法:比色法、荧光法、离子层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酶法、原子吸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