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史依弘京剧名段欣赏.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史依弘京剧名段欣赏.docx

上传人:baibai 2022/6/26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史依弘京剧名段欣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史依弘京剧名段欣赏


  岁月老去,200多年历史的京剧渐行渐远“依”这个字,含有静静地眷恋的内涵。   春日午后二时,上海京剧院会客室,史依弘准时出此时此刻我眼前。   淡到那种几乎不露痕迹的裸妆。短发简洁,风衣修身,清清爽爽,亭亭玉立。窈窕,时尚。绘声绘色,率真爽直。用她挚友的话说:完全是个邻家姐姐,阳光,开朗。   1973年诞生的史依弘有一连串头衔: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第十、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京剧之星”,上海市“十大出色青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文化新人”等。   10岁,史依弘进上海戏曲学校。14岁以一出《挡马》获上海戏曲武功电视大赛二等奖。当同龄人还在父母呵护下撒娇时,史依弘已走上获奖星途:19岁获“中国京剧之星”称号,22岁获“全国戏剧梅花奖”,23岁就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当她还在戏校当学生时,就起先赴美演出,香港、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瑞典。   中南海、春晚、维也纳金色大厅。从《杨门女将》《贵妃醉酒》到《白蛇传》;从《火凤凰》到《西施》《昭君出塞》到《八仙过海》,唱一出,红一出。从武旦到青衣,唱念做打,样样拔尖。11013年到2000年,史依弘连续八次到日本巡演,数万名日本戏迷提前排队买票,就为一睹其风采。   我坚信荣誉,也坚信荣誉背后的东西。虽然史依弘没有说。不说伤口,铺垫与艰辛已经过去,剩下的是宽阔为怀。   如今的她,甚至被京剧评论家称为“史依弘现象”:一个不是梨园出身、没有拜师、没有背景的人能在上海京剧舞台上活泼20年,而且还没有人能够取代,是一个奇迹。      在京剧上“兴风作浪”   武旦开蒙,后潜心学梅兰芳。20年来,史依弘不断变形着也不断改良着。   “我是从武旦过渡到刀马旦再到花衫,然后是花旦,接着是昆曲的闺门旦,最终才是青衣。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站在那里唱心里才不慌,否那么形体是空的,手没地方放,眼睛没地方看。”   11013年,在京剧《扈三娘与王英》中,史依弘融合自身优势,打破了京剧行当的界限,将花旦、花衫、青衣、刀马旦等表演元素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身手非凡的“一丈青”形象,获得中国戏剧与最高奖梅花奖。那年,史依弘22岁。   2000年,史依弘与谭盾合作多媒体交响乐《门》。那个唱着西皮南梆子,头戴如意冠,身着鱼鳞甲的虞姬明显是全剧中最出彩的一位。   敢于坚持也敢于创新,就是史依弘。   而立后,史依弘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成熟度、自由度全有了;能量、精力全投放在艺术上。从大型神话剧《宝莲灯》到革命现代戏《映山红》,从中西合璧的创新京剧《圣母院》〔依据雨果《巴黎圣母院》改编〕,到与上海音乐学院携手的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史依弘不断做着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不断在京剧舞台上“兴风作浪”,风生水起。   探究观众的诉求点,但不同流合污,是引导而不是迎合观众。提升观众的审美,是艺术家的责任。   而史依弘也具有这个实力,因为史依弘有根底,也有眼光,才敢这样说这样做。   功成名就的她,却总想着“试试看”。史依弘说,梅兰芳年轻时,也是依据观众口味,不断求新求变,才闯出一条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