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朔州春节习俗.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朔州春节习俗.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7/5/26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朔州春节习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76 朔州春节****俗一、农业特产朔州位于山西的西北部,市西、北、南三面环山,中为平地,境内山地与丘陵为总面积的 23% ,其余为平川。朔州市境内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储量为 亿立方米。朔州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空气干燥, 日照丰富, 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 ℃, 无霜期 130 天, 年降水量 423 毫米。春季增温较快,夏季降雨较多,因此适合种植荞麦, 地萝菜,以及紫皮蒜。荞麦: 朔州市盛产荞麦。近年来,随着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增强, 荞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 克,硒含量 ,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 多次入选国宴。荞麦是原产于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由于它生育期限短,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 逢灾年用荞麦补种、改种都可获得一定购收成, 是较为理想的救灾、备荒作物。荞麦是双子叶植物, 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蓼科, 与单子叶、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亲缘较远, 在常见大田作物中几乎没什么近亲, 在很多方面也都表现得别具特色。栽培荞麦有四个种,它们分别是甜荞、苦荞、翅荞和米荞麦。甜荞又称普通荞麦,其花中有蜜腺,能散发香味, 引诱昆虫, 异花授粉; 苦荞又称鞑靼荞麦, 花器小, 无香味, 自花授粉, 人工杂交极难成功; 至于翅荞和米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76 荞则是由于其所结瘦果棱薄呈翼状或是瘦果两棱之间饱满欲裂,易露出果内的“米”而得名。总之,无论哪种荞麦, 它们所结的种子都有一坚硬的外壳并且是三棱型的瘦果, 这在其它作物中极为少见。荞麦开花对日长无明显要求,属中日型植物,但日照时间减少可使生育期缩短,故也有人称之为短日照作物。荞麦, 花量较大, 每株开花可高达 200O 朵, 但实际结实的只有 10 %左右,看得出荞麦的开花也很有特点。。荞麦面适口性好,可制成多种食品,但其蛋白质含量不高,只有 %,不过以甜荞为例,其所含赖氨酸和胱氨酸为所有谷类作物所不及, 其籽粒除了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之外, 还含有维生素 B1、 B2, 烟草酸、柠檬酸、芦丁和维生素E。我国古籍《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都记载了其多种药效, 譬如“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等等。另外,荞麦还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野荞麦又称金荞麦、老虎荞、万年荞、土茯获苓等。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甜荞、苦荞和野翅荞类型。西藏地区野养麦类型尤其丰富, 有草本、近木质、藤本、块根、地下肉茎等多种类型,其籽粒可食用,全株皆可人药。我们常见的消炎药“金荞麦片”就是利用野荞麦研制而成的。医学界早已开始利用荞麦治疗或预防某些痰患。地萝菜: 地萝菜又名东洋人参、活命仙根等异称。属多年生草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 /76 本根茎植物,源于亚马逊河流域原始丛林,高 1--2 米,上部多分枝主根肉质,叶片呈广卵心脏形,叶边缘稍带波状, 花冠先端仅 5 浅裂,呈青、红、黄、白、黑五色组成筒状, 花期 6--7 月, 果期 7--8 月, 因其花冠色泽怪异被人们移植培育,味主甘、入脾、属土。在塞北朔州地区,秋末的时候,各大菜市厂就会销售地箩,买回去一般都是装罐腌制,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腌地萝, 腌好以后可以直接食用, 口感清脆, 会有一种纯天然的味道, 有时候也可以和其他菜一起腌制,搭配好的话,就可以成为一道可口的下酒菜,它还有的很多的药用价值,滋补脾胃,冬天食用最佳。紫皮蒜: 产于恒山脚下应县小石口一带, 蒜皮紫红, 头肥瓣大, 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紫皮蒜于 3 月中旬土地解冻时,亩施优质圈肥 2500 ~ 5000 公斤,过磷酸钙 30~ 40 公斤,再行耕翻,然后顺犁沟施碳铵 30~ 40 公斤,耙细整平,作成 1~ 米宽的畦。选无病、烂及冻伤的大、中蒜头。掰瓣分成大、中、小三级, 按行距 20 厘米, 开深 3~4 厘米的沟, 顺沟追撒硫酸铵或磷二铵 5~7 公斤, 于春分至清明间播种, 株距 10 厘米,每亩 30000 多株。播种后最少要浇水 4~5次, 中耕 2次, 追肥 1 次。夏至到小暑时抽蒜薹, 20 余天后收获蒜头。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4 /76 如果把紫皮蒜放在大马车轮胎下轧过去,就会看到一种奇怪现象, 蒜头在轮胎刚碰着的时候, 只听“啪”的一声, 便分成数瓣向两侧飞射出去, 决不象一般蒜被压碎。当地谚语说:“应县紫皮蒜, 马车轧不烂”, 就是形容它的品质高超。紫皮蒜做的蒜泥和一般蒜的蒜泥不同, 一般蒜泥隔夜变色变味,而应县紫皮蒜泥却可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