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操作工艺
(1)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 10#槽钢或 100mm×100mm 方木模板,
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2)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
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 后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3 -(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 22mm 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
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
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 1/3 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
底板端部 1/3 部位。
(2)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
扣绑扎。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
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
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接头要求
1)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
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2)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
错开 35 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 30 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
500mm。
(1)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
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
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
- 4 -于 200mm~300mm 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
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1)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
赶浆的方法浇筑。
(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
跳仓施工。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
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 时间以混凝土表
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3)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
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
混凝土密实度。
(4)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
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
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每工作班不应少于 1 组,每组 3 块;每
浇筑 100 或每段长不大于 l00m 时,不应少于 1 组,每组 3 块。
2)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需要数量留置。
3)抗渗试块:每浇 500 时混凝土不得少于 1 组,每组 6 块。
4)抗冻试块留置组数按抗冻标号规定留置,每浇 500 或不足 500
- 5 -混凝土留置 1 组;当配合比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增加留置组
数。
(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
缺水。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
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
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7)底板施工缝处理
l)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