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评
价、持续改进”七个阶段,认真分析各阶段工作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对标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对标工作。
第十四条 现状分析阶段。制定对标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明确指标分工;各
指标负责单位要对所辖指标进行现状分析,全面梳理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
理标准、管理流程,做到对指标现状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形成指标分析报
告。
第十五条 选定标杆阶段。内部对标按本办法的规定选定标杆单位,外部
对标根据梧桐庄矿发布的对标信息,结合企业管理状况分析和外出交流学习确
定标杆单位。
第十六条 对标比较阶段。全面与选定的标杆进行对标,通过比较指标的
差距,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研究与标杆单位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业务流
程等方面的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第十七条 最佳实践阶段。按照前期制定的措施、方案,组织落实、全面
整改,具体抓好硬件建设、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八条 指标评价阶段。在最佳实践完成后,由各指标责任单位就措施
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与目标值对比,并对指标改进措施、方案的有效
性、充分性进行评价,形成分析报告。
第十九条 持续改进阶段。在对标目标达到或超越标杆单位后,将本期对
标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手段、制度进行总结,纳入标准化,巩固对
标工作成果。按照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原则,调整对标标杆,与更先进、更优
秀的单位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标,实现单位管理的持续提升。
第五章 对标的方法
第二十条 全面开展对标。在对标范围上先进行内部对标,然后扩展到外
部对标;在对标内容上要实现指标标准、管理手段、管理流程的对标比较,逐步覆盖通风区的各项管理和业务。
第二十一条 内部对标:由通风区对标办公室在通风区范围内推荐一个班
组作为标杆班组;
第二十二条 所有被推荐的标杆班组经通风区对标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公
布,确定为通风区内部对标标杆班组。
第二十三条 凡被确定的标杆班组,应在被确定的 5 天之内对自己所担负
的指标及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写出报告。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完
成先进指标及先进管理工作的组织措施、工作流程、流程过程的控制方法、主
要工作和成果、关键成功因素以及维持业务正常流转和工作绩效的保证措施。
第二十四条 对标班组应在宣布标杆之后 8 天之内,亦写出总结分析报
告,报告内容是:通过与标杆班组的工作和指标的比较,寻找出差异、差距,
分析出影响指标先进行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找出工作不足的原因,明确下
一步工作目标,制定出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第二十五条 标杆班组及对标班组的分析总结报告皆交分管副区长。分管
副区长对所辖班组上交的分析总结报告认真审核,对其指标及管理工作完成的
真实性、分析的深度、影响指标因素的准确性、下一步措施及实施方案的可行
性进行认真评价,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写出本责任范围分析总结
报告。各班组的分析总结报告在标杆宣布的 12 天报通风区对标办公室。
第二十六条 通风区内部对标标杆班组每半年明确一次。
第二十七条 外部对标。首先按梧桐庄矿的组织安排,参加集团公司各企
业通风区之间的对标,然后逐步和其他集团公司通风区进行对标。通过比较明
确本单位在指标先进性、管理科学性的差距,确定改进方向,完善各项措施和
管理流程、管理标准,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外部对标工作情况一并写入对标各种分析报告及总结之中。
第六章 对标管理内容
第二十八条 本着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力度的要求,按照“谁分管,
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指标责任班组,下达指标责任分工表,做到各级职责清
晰,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第二十九条 健全指标四级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对通风区对标工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