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请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点。
保家卫国、英勇无畏、有勇有谋、有领导才能、懂兵法谋略、器宇轩昂、正直无私……
木兰诗(乐府民歌)
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
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的一
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对镜帖花黄。
“东南西北”在这里都是虚位而非实指,夸张地形容木兰出发前准备的紧迫情况。
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这种现象叫“互文”。
也称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
常用于古诗文中,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
探究本文朗诵诗朗朗上口的原因。
,问女何所忆。
,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关山度若飞。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复沓句。更换少数词语,表达不同的意义,但结构一致。
顶真句。修辞手法,首尾蝉联。
对偶句。
排比句。
民歌特色
例句:问女何所 思,问女何所 忆。
复沓句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例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顶真句,又称“联珠”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语调轻语速缓
体现忧心忡忡
问者急切
答者沉稳
语速语调逐
渐加快加高
由沉思到下定决心由轻缓到重快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由轻缓到重急
既紧张又有序
“旦、暮”重读,上下句之间要读得似断实连。“不闻”“但闻”重读,两句要前轻后重,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和悲壮豪迈的气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急促高亢
悲凉雄壮
赞赏功勋
从容辞官
渴望还乡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描写 矫健的雄姿、行军的迅速。
描写 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
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活泼欢快
前高后低
动词要读得响亮,极力表现轻松欢乐之情
惊叹与赞美
充满喜剧氛围
课堂讨论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参考:
,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的孝,也是对…的忠,因此赢得了…尊敬。
2. 木兰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功成身退,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3. 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4. 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阳刚之美),下马有女儿的娇柔(阴柔之美),有巨大的持久的魅力。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 品质。
主题归纳
你还联想到哪些女英雄吗?
穆桂英挂帅
北宋年间,宋辽征战,杨家将奉旨统领宋军保家卫国。杨六郎、柴郡主的独子杨宗保为得宝物降龙木前去穆柯寨,与代父出征的穆桂英狭路相逢。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多亏穆桂英用计相救方转危为安。六郎决定让穆桂英挂帅统领三军,众将领却不以为然,此时佘太君从孙媳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她力排众议支持六郎的决定。大帐内佘太君让穆桂英跟宋军将领们展开较量,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了众将,掌管了元帅大印。
穆桂英率宋军大破天门阵,战胜了辽军,为两。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式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