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中班社会爱惜粮食
中班社会疼惜粮食1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疼惜粮食。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视察实力。
4、发展0页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日有很多很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挚友,这是一碗一般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一般的米粒。小挚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夫们在做什么?细致视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夫阿姨双脚成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夫伯伯的细心护养下,慢慢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强壮,农夫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夫还要做些什么?(农夫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很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挚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夫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疼惜粮食
(1)请小挚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当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特别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奢侈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种状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奢侈、疼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中班社会疼惜粮食3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觉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教化幼儿应从小养成疼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育幼儿辨别是非的实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化幼儿学会敬重他人。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打算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挚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肯定要疼惜粮食。2、老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细致视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挚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老师激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化总结幼儿回答,教化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老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夫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肯定要疼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当怎样做。
7、活动结束。老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假如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爱好,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当怎样做,对幼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