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校本实践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校本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7/5/26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校本实践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的校本实践研究摘要: 教学质量是保证是中职教育的生存根本与发展命脉,作为中职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 教学诊断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必然的正向关系。怎样利用教学诊断和评价推动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或是诊断当前中职教学评价在哪些环节推动或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中职教育管理层最为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在根据本校实际对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展开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创设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策略, 为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而努力。关键词: 中职教学诊断改进机制引言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是中职学校对教师实施管理, 并确保中职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 这一手段和当前普遍倡导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紧密关联。怎样认识中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及评价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对中职教师的影响, 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推动教师发展, 是保证中职学校得以顺利发展的重心。我们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教学评估与诊断中心, 在行政上归校长室直接领导, 专门对各处室、系部进行评估、诊断工作。根据几年来的运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 同时有一些感悟值得交流和思考。 1. 制约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发展的因素 偏重对教师的管理与控制。 2 现阶段, 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基本上还是基于行政管理的视域考虑, 为了管理教师, 让学校正常运转, 极少考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过分重视行政管理中的甄别、选拔机制,而忽略了其中改进、激励、发展的良性功能。一般来说, 学校的行政部门在对教师展开教学诊断时, 通常只侧重于对教师打分、排名,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奖惩, 在管理中予以充分控制, 凡此种种,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丝毫益处。学校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强调, 无法满足教师的个体需求, 进而不能体现教师多元价值的这一特点[1] 。一味地将教学评价结果和物质奖惩相结合,只会让教师在教学诊断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并且极有可能生发抵触情绪, 教师在教学诊断中感到巨大压力,进而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评估重“量”轻“质”。过于量化的教学评估,尽管表面上展示了对教学活动的客观评价,然而从本质上掩盖了教学属性中丰富的艺术、抽象的内涵[2] ,这直接放弃了教学价值本真。当下中职教学评估方式过于单调,诊断手段非常单一。中职高层管理者之所以认为开展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估难度大, 主要是无法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对“质”的评价无法深入的情况下, 在评估教师教学工作中就出现了重“量”不重“质”的现象。例如: 一些教师的课时虽然少, 但教学效果十分出色, 其考核结果一般。而一些课时多的教学,其教学质量一般,因为“量”大的原因,其考评结果却往往是优。轻视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估,必定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权威性、严肃性, 教师对评估结果明显不信任, 进一步影响教师对评估行为的积极性。 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 3 当前, 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通常都是终结性评价。换言之, 对教师的考评工作尤为看重其过去教学的检验, 而忽略了教师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的进步状况、努力程度, 忽视了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评估, 没有相应对其变化过程提供动态的评价机制。毋庸置疑, 中职教育教学更加偏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其中的考核就存在更大的偶然性、不可预测性,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