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方法解读摘要:语法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淡化语法论盛行, 语法教学客观上已经淡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事实上, 淡化语法教学不仅影响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也影响到中学语文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探求语法教学的意义, 还语法教学以应有的地位, 在目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语法教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1578 ( 2016 ) 11-0076-02 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无论说话、写作, 我们都必须要遵循这个" 语言法则"。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汉语规范化教学, 它担负着提高全民族语文素质的神圣使命。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阶段适时、适量地学习语法知识是完全必要的。语法教学的意义, 大而言之, 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科学认识, 使之更加热爱祖国语言, 激发他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并维护其健康和纯洁的积极性; 由于语法是语文学科中抽象性、系统性最强的知识体系, 学习它又可以加快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小而言之, 可以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基本的语法知识和有关技能, 提高准确理解语言和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 因此,语法知识教学不 2 应当淡化,中学阶段学点语法是完全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说" 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但并未完全否定语法教学。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课标, 就会发现其正文里随处可见对语法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在"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指出: "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法是有关语言的组织结构的基本规律的知识, 学好这些规律性的知识, 能够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课标的教学总目标中强调"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相当的语法修养。 2. 有利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有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其中多次提到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而要正确理解词句,是离不开语法知识积累的,连课程标准也说"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阅读句子,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就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3. 有利于作文教学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律与法则, 它就必定潜在于言语产品――作文之中, 语法系出言语, 又服务于言语生产, 而作文则是语法的存在方式之一。通过语法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水平。中学生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3 是能够具体明确?p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但我们常常看到, 由于不懂语法, 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错字?p 病句连篇: 生造词语, 用词不当, 句子成分残缺,顺序不合理……种种语病大大影响了文章意思的表达,连最基本的" 文从字顺" 尚且达不到, 又何谈条理清晰?p 文笔生动呢?如一名初二学生在话题作文" 榜样" 中写到: 我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