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古诗拟古诗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拟古诗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6/2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拟古诗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1 / 5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古诗拟古诗·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拟古诗·幽并重骑射》作者为南北朝诗人沈约虎竹:铜
虎符和竹使符,都是汉代国家发兵遣使的凭信,符分二半,朝廷留右符,郡守或主将携左符。这二句是说少年表示要留一白羽箭,以便将
来分符守郡为国立功。 【赏析】 此诗是作者戎行诗的代表作
之一,通过对幽并少年高强武艺、 英雄豪迈气概的夸饰和对其报国立功壮志的歌颂, 寄托作者收复北方失地及以身许国、 立功边陲的爱国
情怀,是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
首二句开门见山, 总写幽并少年的豪侠尚武精神。 杰出诗人曹植著名的《白马篇》乐府,歌颂一位武艺高强的民族英雄, 其首四句说:“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幽并”,指我国古代的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和山西一带,二州民俗强悍,自古多豪侠慷慨之士, 所以鲍照借托出自幽并的少年英雄, 以表现其来历不
凡,并拟曹植诗首四句意。笔墨简洁精练而引人注目。 中间八句,紧承发端二句,转入对“好驰逐”的少年的正面而具体的描绘,重在“骑射”二字上进行生发。先写他的装束: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毡带”,毡制的腰带;“鞬”,盛弓的弓袋;“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雕服”,雕着花纹的箭袋。二句说此少年的毡制腰袋上系着两只弓袋,雕花的弓袋上插着用象牙装饰的弓。 后句不说弓袋而说箭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3 / 5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2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5 / 5
古诗拟古诗_幽并重骑射翻译赏析
袋,乃是修辞中的互文。(参见刘履《选诗补注》)《三国志· 董卓传》
说:“卓有才武,旅力无比,双带双鞬,左右驰射。”这里借用之。 这
是任武少年装束的主要特征, 表现此少年英雄的飒爽英姿, 也暗示了
他的勇武强建,人物形象从而得以突出。其后写他的“骑” :“兽飞春
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兽肥”句交待时间,
是飞马奔驰的大好时光, 英雄用武的最佳时机。“飞鞚越平陆”,“鞚”,
马勒,这里指代马。 此句正面描绘英雄在兽肥草短的畅好春色背景下
跑马如飞,度越平川的威武雄壮形象。 “朝游”二句则更具体夸饰英
雄的骑术神速精妙。“雁门”,指雁门山,今山西右玉县南; “楼烦”,
汉县名,今山西原平县东北。二地皆为西汉时的边防要塞,因此诗以
“拟古”为题,借汉事以喻时事,故而用此,且下文又有“汉虏方未和”之句。同时,此二地与所写“幽并”少年又正相合,显得合情合理。雁门与楼烦相距甚远,而此少年英雄却能朝游雁门,暮还楼烦,
突出地表现了他骑术的高超和气势的不凡。 再后又写他的 “射”:“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 “石梁”,石堰或石桥,句用春秋宋景公事,据《阚子》载:“宋景公使工人为弓,九年乃成。公曰: ‘何其迟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