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中国神话传说》的读后感10篇
《中国神话传奇》读后感(一):神话之于民族文化
神话不是简洁的少儿故事,作为前人的才智的结晶,他值得为更多人所了解。袁珂老先生对神话的痴迷为我们打开了进入神话世界的大外还发觉两个排印错误: P104:最终一段第2句的“尤伯”→“龙伯”
293: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妹喜”→“妺喜”。
名目P7:第五章的“妹喜”→“妺喜”。
另外,本书的难字无注音,不完善。
4
《中国神话传奇》读后感(六):一个民族的童年都会伴随着神话
没有传奇的国家就是没有历史的国家,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的奇妙想象,没有神话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神话创世故事只靠口舌相传,零零散散,支离裂开,难得其详。幸亏有袁珂先生的枯坐冷凳子,考真辨伪,综合梳理,我们可以得窥浩大而有机的中国古代神话体系,想象那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连续给我们的孩子讲永不完篇的乱力怪神的睡前故事。
另,我就宠爱浅显通俗易懂,平白如话。让孩子都能看。大巧若拙,书是写给大家看的,何必故做高深?把书写得老少皆宜是一种水平,一种态度。
《中国神话传奇》读后感(七):布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基调的史诗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中国神话是一笔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然而数千年来未曾有人加以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致使我们这个拥有最美丽神话资料的过度蒙受着被外国人视为“没有神话的国家的不白之冤的奇耻大辱”。
作为中国神话学史上最杰出的第三代神话学家,袁珂先生集毕生精力,从这些零碎的材料中,通过收集、整理、梳理、分析,并构建出神话的轮廓,使那些在时代的流变中因被误认为圣君,或被误认为凶神,或被拔高为创世神而彻底失去了原来面目的神话人物各归各位,用简练、流畅、平实的语言文字将从盘古到秦始皇的神话、仙话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陈述,搭建出中国神话传奇系谱的相对完整性和清晰性,转变了凝古派和言必称希腊者所谓中国神话资料贫乏的误会和谬见。
4
《中国神话传奇》读后感(八):对于这本书,还是认为很有保藏价值。
作者将散落在诸子百家里的神话传奇汇合整理,但感觉有点儿啰嗦,不够自信,书中列出有大量的批注、索引,竟然时不时的拿来希腊神话对比,甚至拿安徒生童话类比,让人很别扭,神话就是神话,是讲故事,故事讲的好听,能够自圆其说,即使自创的又有何妨,何必把你如何搞到这些故事的事儿告知读者呢?像是搞论文评职称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书,薄薄的一本,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头到诸子百家,一个个小故事让我看的津津有味,至今不忘,惋惜现在找不到了。现在为人父了,希望从小看喜羊羊、奇异珍宝、米老鼠、芭比长大的女儿也知道这些故事,知道中华文化的根在哪里。
对于这本书,还是认为很有保藏价值。
《中国神话传奇》读后感(九):廪君拾零
一、与廪君争君位的四姓:
① 瞫(shěn)氏、樊氏、相氏、郑氏(袁珂《古神话选释》2017版P41、《中国神话传奇》2012版P71、栾保群《中国神怪大辞典》P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