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谈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问题对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问题对策.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6/2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问题对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农村财务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注、干部敏感、政府头疼的问题。XX县现有X个镇,X个村(居)委会,X个村民小组。我县从2006年起先实行“村帐托付镇管”来规范村财务管理,全部村(居)委会内部往来混乱,债权债务不明,不能全面地反映村民小组集体资产的全貌。  
(四)工作责任感不强。一些村民小组会计平常根本就不记帐,只是一个保管发票,全部发票都放在自己的抽屉内,形成“包包帐”或烂帐,在上级清理或督促下,才突击胡乱记帐。  
(五)财务公开不够到位。村民小组的财务公开不够正常,一般是审计后才进行公开,公开内容简洁,有的甚至连审计结果都不向群众公布。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款待费开支等敏感问题不作专项公开,形成半公开、假公开,引起群众新的不满心情。  
二、存在问题的缘由  
(一)村民小组管理关系不顺。  
村民小组干部是由村民选举产生出来的,是一个没有编制、没有补贴的“泥腿子”干部,在政治、经济上没有什么优越感,在思想上没有保“饭碗”的意识,没有什么要依靠村委会,所以不情愿接受村委会管理。目前大部的村民小组在资源、资金都处于比村委会优势,形成“我的组事情我说了算”的状况,认为自己的钱自己用,不想接受村委会的管理。  
(二)抓财务制度建设不够有力。  
村民小组干部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如何制定制度。有的村民小组干部思想素养低,当干部就存在着想占集体的便宜才能的,怕制定了制度就约束了自己,而不想制定制度。一些镇、村委会抓财务制度建设不力,不主动帮助村民小组制定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村民小组财务监督乏力。  
1、镇对村民小组难于监督。在机构改革后,镇经管理站兼并到镇农业办,而农业办一般都是三五个人,实际负责经管方面工作的一般是一两个人,平常只是应负群众反映较大的村、组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众多的村民小组的财务难于监督。  
2、同村兄弟不想监督。由于村民小组干部都是和组群众同一姓氏,都是兄弟相称,处于“你不找我的麻烦,我也不找你的麻烦”的状态。在村民小组干部处事没有损害自己的利益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状态,不想监督。  
3、村民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在年或届终审计,都是临时组织几个村民代表来进行审计,由于审计小组人员业务素养低、觉悟程度不高,在审计过程中,不知如何查帐,如何对数,形成了审计人员不懂监督。其二,少数组审计人员以个人感情代替原则或怕得罪人,就是在审计时发觉一些问题,审计人员也不敢监督,使一些不该报销的发票也报销了。其三,在进行的财务审计时,都发些误工补贴和请审计人员吃饭等,使审计小组与村民小组干部相互妥协,交换条件,导致审计时发觉一些问题,审计人员也不好监督。这使村民审计小组无法真正开展工作,发挥审计作用。  
(四)财务人员更换频繁。  
村民小组干部一般状况下都是三年换届一次,但村民小组经济条件好的,群众就抢着当干部,想方设法找村民小组干部的问题,只要抓着村民小组干部一点问题,大肆宣扬,引起冲突而提前进行换届;假如村民小组经济条件差的,干部不理事,不到一年时间就不干了,又要进行重新选举,更换干部。干部的更换频繁,造成财会人员不熟业务。镇经管站是负责指导和培训农村财务人员责任,但村民小组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使培训工作跟不上人员的更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