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抒情诗:南湖早春.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抒情诗:南湖早春.docx

上传人:ATONGMU 2022/6/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抒情诗:南湖早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抒情诗:南湖早春
朝代:唐代
:白居易
原文: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及解释
:佚名
译文


抒情诗:南湖早春
朝代:唐代
:白居易
原文: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及解释
:佚名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耀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暖和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移的水苹,一望无际,如同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年轻,我的兴致也削减了。
解释


1、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太平寰宇记·江州》:“彭蠡湖在(德化)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诗》:“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
2、早春:初春。
3、风回:春风返回大地。
4、云断:云被风吹散。
5、返照:阳光重新照耀。
6、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出现着。
7、碎红:杏花花苞刚刚开放露出点点红色。
8、发:开花。
9、水苹:水上浮苹。
10、翅低:飞得很低。
11、白雁:湖边的白鸥。
12、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晦涩,尚不连惯动听。
13、黄鹂:黄莺。
14、不道:不是说。
创作背景
:佚名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妙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赏析
:佚名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爽漂亮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几个早春特征的意象进展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加了几分清爽明快。早春季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严厉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暖和明快之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艳争芳,碎红点点,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呈现了春的勃勃生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这两句写白雁由于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而由于下雨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然而,前者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旧低空飞行,后者虽然舌涩不听使唤,也要唱歌呜叫,缘由在于刚刚降临的春天实在太奇妙,太有魅力了,因而它们忍不住飘舞唱歌。诗人通过写白雁与黄鹂的飘舞和呜叫,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湖光水色,一切都显露诞生机和活力。在这迷人的佳境中,诗人自当缓步湖畔,尽情赏春,但他却出入意料地感慨,不道江南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