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轨道交通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轨道交通知识点.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4 2022/6/2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轨道交通知识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成为交通领域的三大问题。
:有轨电车、汽车、地铁轻轨,否定之否定过程。
地铁发展历程: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开通运营。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在伦共享节能环保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项目前期研究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远景线网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
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和步骤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协同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动态性原则⑤客观性原则⑥可操作性原则⑧经济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
社会经济调查(城市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市经济与社会方面城市环境资料城市交通资料)
土地使用规划③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④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
线网规划内容
①必要性研究②确定规划目标③线网规模研究④线网结构研究⑤线网规划⑥车辆段,控制中心基地规划⑦网络的建设时序
线网规划的步骤
①资料收集
(2)城市交通现状与未来问题分析(3)确定轨道交通规划目标(4)客流需求预测(5)确定未来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规模(6)编制线网规划方案(7)预测客流分配测试(8)方案评价,形成推荐方案(9)局部的进一步细致规划研究
客流需求预测
①四阶段法
基本原理:模拟了人出行的决策过程
决定出行—决定目的地—交通方式选择—具体路线出行生成预测—出行分布预测—方式划分预测—客流分配预测出行产生和吸引量的预测方法:出行率法回归模型法(课本)出行分布的预测:平均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
轨道交通量分配:最短路径法
线网规模拟定:负荷强度法线网密度法
网络结构
①星型结构优点:线网中心区域可达性最好,郊区与中心区之间联系方便。任意两条线路之间只要换乘一次。缺点:没有环形线,郊区之间的绕行距离长。多线在一点相交,换乘站设计与施工较困难,且换乘量很大。
影响:形成强大的中心区,且城市居民沿轨道线呈带状分布。适用于:有明显的市中心,城市规模中等、郊区周边方向客流量不大。如哥本哈根、日内瓦、汉堡。
②网格状优点:线路分布均匀,客流吸引范围比例高,乘客容易辨认方向,线网连通性好。缺点: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数大。平行线之间要两次或两次以上换乘。影响: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形成很大的客运量,线网上可达性差异小,不容易形成明显的市中心。适用于:人口分布均匀,没有明显市中心或不希望形成强大市中心的城市。这种线网的城市很少,如大阪等。
放射网状优点:市中心线路和换乘密集而均匀,网络连通性好,市郊到中心区出行方便。缺点:市郊之间的出行不便。
影响:引导城市沿放射线发展,形成强大、范围较大的城市中心。适用于:郊区之间出行量较小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芝加哥、慕尼黑等。
有环放射状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周围相邻的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非直线系数较小。有环放射式是比较理想的轨道网络结构。
影响:引导城市沿放射线发展,并有利于在环线与放射线的交汇处形成城市副中心。适用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莫斯科、巴黎、上海、北京。

现状
1)忽视城市总体规2)规划目标界定不明确3)忽视客流预测的重要性4)忽视用地的控制与管理从无到有的线网规划方法
1)面的分析:整体上把握结构形态,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