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零容忍》观后感1
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观后感 1月15日至19日,由中心纪委国家监委宣扬部与中心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将在中心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
专题片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过长期实践检验,成为我们党通过解决自身问题达到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历史阅历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记。
2016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的五大原则之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同时,增加了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等规定,成为监督执纪工作必需遵循的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有效实行,帮助很多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找回初心,认错悔错,最终实现自我改造。
刘,曾任本溪钢铁集团总经理、本溪市政府市长、辽宁省政府副省长,2017年1月退休,2020年7月被审查调查。当时,中心纪委国家监委在办理另一个案件过程中发觉刘国强受贿线索,经初核后对刘国强实行留置措施。当时刘国强表态会向组织坦白全部问题,但事实上是避重就轻。
刘国强的问题其实相当严峻,从2006年至2020年期间,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和职务晋升等事项上供应帮助,,受贿金额如此巨大,刘国强却在思想上掩耳盗铃,找借口自我麻痹。
刘国强一方面思想上回避、粉饰自身问题,一方面又有很强的侥幸心理。他之前做了不少对抗组织调查的打算,认为或许能够不被发觉。
专案组加大外围调查力度,驾驭了大量新的线索和证据,在一些老板处起获了刘国强躲藏的大量财物,在此基础上接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被留置的党员干部在没有被开除党籍之前,还是党内同志,专案组对他们也以“同志”相称,与他们进行“同志式”的谈话,推动他们直面自身错误,自己说清问题。
40多年前,刘国强是在高校期间写下的这份入党申请书。字里行间,是对党组织的憧憬和向往,是为祖国人民作贡献的朴实热忱。重温20多岁的自己亲自写下的字句,比照后来几十年走过的路,刘国强扪心自问,的确是和初心渐行渐远。
人的思想是困难的,思想的转变过程不行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反反复复、曲折前进的。在每一个案件中,都须要针对留置对象的实际状况实行不同方式,开展耐性细致的工作。专案组分析了刘国强的实际状况,注意家人对他的亲情感召,让刘国强深受触动。
专案组坚持纪法情理贯穿融合,把执纪执法、政策策略与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组织关怀统一起来,教化人、感召人。
在审查调查中,刘国强时常以自己是专业干部、不知纪不懂法作为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为此,专案组特地支配他学习党规党纪,观看警示教化片,进行纪法教化,促使他查找自己违纪违法的深层次缘由。
初心回望、纪法震慑、亲情感召等一系列综合举措,对刘国强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专案组的同志和他一起回忆和梳理成长经验,让刘国强感慨良多。他慢慢不再自我躲避,起先恳切反思自己的人生。
很多走上错误道路的党员领导干部,并非全无初心,只是随着权力增长渐渐迷失。刘国强早年长期在本溪钢铁集团工作,也曾有过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