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中药鉴定方法的发展【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药鉴定技术发展的文献、归纳、鉴定技术发展的特点。认为中药鉴定学不仅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拓宽和更新了, 而且研究手段和技术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变和进步。【关键词】中药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法; 综述近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域,中药鉴定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1 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是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从数图上即可分类、鉴定和评价药材质量。经李慧珍等[1] 对马勃等 18 种真菌显微特征聚类分析、苏薇薇[ 2 ]以砂仁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为量化特征在计算机上 2 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实践, 证明该法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吻合,显示了该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广阔前景。常璇等[ 3 ]利用此法对宁夏中宁县、平罗县两地枸杞中铜、锌、锰、锗、硒、砷等 6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以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之间的枸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该法在整体水平上可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6 种元素含量, 误判率为 0 。提示经过更多的验证之后,在不同省区枸杞之间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可为枸杞道地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张水寒等[ 4 ]应用系统聚类法, 对 20 批关黄柏样品的 HPLC 拟 FP 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聚类结果显示 16、 17、 18、 19、 20 号样品为道地药材样品,质量均较好,且以湖南的道地药材样品为好。此方法可用于中药的鉴别, 方法较为简便, 且样品处理较简单,这将对中药质量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指纹图谱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5 ]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 HPLC 、 GC 、 TLC 、 HPLC 拟 MS 、 GC 拟 MS 、 FTIR 、X拟 ray 和 UV 等) ,对特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 和过程进行分析, 得到的有特征 3 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 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 HPLC 法[6], 可提供大量的信息, 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3 免疫法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 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 尤其是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7]。国内学者[8 ]采用免疫电泳法及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 还能将豹骨进一步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说明免疫鉴别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 4 DNA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也称 DNA 分子诊断技术, 是基于研究 DN A 分子由于缺失、插入、易位、倒置、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等机制而产生的多态性的检测技术[1]。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药材(不含矿物药) 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 而基因多态性可 4 在分子水平上检测, 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由于 DNA 分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