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我想去井冈山.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想去井冈山.doc

上传人:雪雁 2022/6/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想去井冈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想去井冈山
曲新同 我想去井冈山,站在苍茫的山巅,顺着伟人当年手指的方向,胸有成竹地饱览这片豪迈的山川,看景色青翠,望丛林尽染,看红旗插遍寰宇,看革命的怒涛在广袤的土地上波澜壮阔,不可遏止的民运风潮一往无前,终于形成史无前例我想去井冈山
曲新同 我想去井冈山,站在苍茫的山巅,顺着伟人当年手指的方向,胸有成竹地饱览这片豪迈的山川,看景色青翠,望丛林尽染,看红旗插遍寰宇,看革命的怒涛在广袤的土地上波澜壮阔,不可遏止的民运风潮一往无前,终于形成史无前例、壮怀激烈的辉煌和壮观。
井冈山迷人的景致,不会为我的激动而改观,而我急切地想去井冈山,不为观光现代文明的成绩,不为领略名山大川的风采,不为红色景观的名牌招揽,而是要在它巍巍的山冈上、险要的路径旁和葱茏的密林中,去随意捡拾、真诚寻找那些曾经遗落,而今珍贵,到处飘荡,革命意识和行动发于草莽、起在幽微的那些生动的理念。
井冈山是因为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和一个胸襟豪迈的伟人而名播天下的,尽管它有竹林芊芊,秋色烂漫,无论是风景静寂还是蓬勃,观览并衡量一个地方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多方式和角度,也可以从哲学涵蕴与文化沉淀方面去理解。井冈山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历史文化,缺乏典章遗迹可供文人翩然畅思,但正是这种蛮荒而清寂的境界,成就了见证农民革命孕育于草芥、自发在林莽的象征意义。
伟人曾经钟爱垂青这片山川,他适合这片古老而清新的土地。毛泽东不是北大的教授,也非上海滩的名流,更不是飘洋过海、学贯中西的现代派学子,他的骨血成长在农民淳朴的民风里,他的操守溢漾在古典文韵的氛围里,他的眼界是因为随着马克思主义打开的那扇窗户吹来的劲风而远播到革命的前程,他立足在这里而洞悉着天下,因此他要开辟新的天地不会是在名山大川、不能是在文韵古城,更没有设想远赴发达的欧美,他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在推动工农意识和平民力量从产生到爆发这个过程中,所解决的都是实际的问题,他展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象征,他推断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信念,他改革旧部、“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措施,这些实际问题逐次恰切巧妙地解决,都是为了实践他满含冷静自信与雄阔激荡的期望。毛泽东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