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157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docx

上传人:陶小豆 2022/6/28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
《诗韵新编》最初由中华书局上海编写所编写,出版于1965年。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该书略作修订,重写了出版说明,在凡例中增加
了《通押后的十八韵与十三辙比较表》,新版印刷刊行,此后又多次印行,影响颇广。
首先应当肯定《诗韵新编》是依据普通话语音编定的现代韵书。然
而就其诗韵体系和编写体例来看,基本承继了《中华新韵》,正如其《凡例》所说明的“参照《中华新韵》分为十八部”,“分部韵目及韵
部序次,也依据《中华新韵》排列”。只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把《中华新韵》的“十模”韵目,改为“十姑”。因此,有必要对《中华新韵》作一番考察。
《中华新韵》名义是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定的,实际是国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语推行委员会委员黎锦熙、魏立功、卢前对《国音分韵常用字表》(即
黎锦熙、白涤洲所编的《佩文新韵》)的修订。1941年10月10日由行
政院审定宣布,而实际印刷刊行则在1942年秋季。此后又有《增注中华
新韵》版本刊行。这是适应推行国语(普通话前身)需要的必定产物。
1913年,民国教育部读音统一会(此后经国语统一筹办委员会而为
国语推行委员会)拟订了注音字母,决定推行国语,确定以北京语音为
标准语音。但为了照顾南方方言,在声母上保存了尖音与团音的区分,
在腔调上保存了入声。由于这是一个折中的而非单调的语音系统,无法
通行。于是国语统一筹办委员会经过议论,决定取消尖音和入声,进而
确立了完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新国音,宣布了《国音常用字汇》,这
是拥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就,时在1932年。黎锦熙、白涤洲依据《国音常用字汇》编成《国音分韵常用字表》,黎先生交由北京佩文斋于1933年出版,书名也改为《佩文新韵》。
《中华新韵》和《佩文新韵》(即《国音分韵常用字表》)都是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立韵十八部,但是韵目名称和排列序次不同;更重要
的不同是《中华新韵》于韵字下系有简单的说明和常用的词语(包括顺
序和逆序),成为真实的韵书。《中华新韵》的十八个韵部依次是一麻、
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儿、七齐、八微、九开、十模、十一鱼、
十二侯、十三豪、十四寒、十五痕、十六唐、十七庚、十八东。应当说
这十八韵的分立是正确的,确立了现代汉语诗韵的基础,功不可没。
《中华新韵》的问题出在对于旧读入声字的办理上,即把古入声字“都汇列于该韵之末,再照配归入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这是略采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洪武正韵’式的”。(黎锦熙《增注〈中华新韵〉序》)其详细做法就是在一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七齐、十模、十一鱼各部的最后单列了“仄声·入声”,与前面的“仄声·上声”和“仄声·去声”并列起来,加上前面的“平声·阴平”和“平声·阳平”,“仄声·入声”俨然成了第五声。从根本上看,这是将就古韵(平水韵)入声字的表现,违犯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宗旨,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新韵》在编写体例上的一大缺陷。《诗韵新编》完全承袭了这一做法。据此,有人公开宣扬现代诗韵分为阴、阳、上、去、入五个腔调,入声不可少。
这完全是《中华新韵》也是《诗韵新编》在编写体例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其不良影响不可低估。只管《诗韵新编》明确声称“以普通话字音为标准”,但由于在详细体例上单列了“仄声·入声”,就偏离了普通话语音。因为普通话只有阴、阳、上、去四个腔调,没有入腔调,硬要把入声加入进来,就损坏了普通话语音系统。特别是在《凡例》中还提出了所谓入声通押的A、B两法,更是和普通话水火不容的。
而杨老编写《中华今韵》的指导思想特别明确,就是彻底贯彻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的宗旨,既不将就古音,也不照顾方音,做到了立韵依据的一元化。在详细编写体例上采用了《诗韵新编》韵现在排列“平声·阴平”、“平声·阳平”和“仄声·上声”、“仄声·去声”的合理做法,取消了赘列“仄声·入声”的错误做法,对于古入声字一律按普通话读音分配韵目和平仄。这样就纠正了《诗韵新编》长久存在的缺陷,使《中华今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