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便利还是无奈 无奈的图片.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便利还是无奈 无奈的图片.docx

上传人:mama1 2022/6/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便利还是无奈 无奈的图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便利还是无奈 无奈的图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5-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传播思想史及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基于笔者的个人体验便利还是无奈 无奈的图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5-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传播思想史及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基于笔者的个人体验和对周边生活的视察分析,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今的高校生利用网络进行的沟通略显无奈,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所供应的便利的沟通平台,沟通渠道,对于高校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实质性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目的在于探明网络对于高校生人际交往施加的真实影响,希望能对高校生的人际交往有所启迪。   关键词:高校生;网络;人际沟通;思索  1提出问题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步伐始终在前进,它从遥远的历史和空间的边缘走到我们眼前,将人们置身于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而网络作为全球化技术逻辑的推行者,充分体现着全球化进程的灵魂。加拿大闻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提出“地球村”概念,即网络的发展促进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沟通,借助新的电子媒介,人类胜利克服了地理空间带来的不利,实现了便利的沟通。明显,对于麦克卢汉所提出的理论,在宏观层面上,通过人类普遍的体验证明是成立的。然而,我的怀疑在于:当考察的主体范围缩小,空间范围也相对缩小,这样的理论是否依旧能够合理地说明现实的状况?  2文献回顾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对于麦克卢汉提出的“人体延长论”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观点是:传播媒介是人类思维的延长,任何历史时期的热点问题都是人类所运用的占优势地位的媒介所致。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感觉比来适应世界,每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产生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是人类得以凭借媒介的技术进步对其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作相应的延长,比如印刷品被看作是眼睛的延长,广播是耳朵的延长,电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长。那么由此推出,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无疑是人类整体感官的延长,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理应成为高校生人际交往的有利渠道。  然而,美国的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在其著作《沟通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的分析中,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彼得斯通过对西方传播思想史的探讨,从柏拉图《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到招魂术传统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对沟通的观点等,最终声称沟通是不行能的。他指出完备的沟通史乌托邦幻想,沟通是没有保证的冒险,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悲观心情,尽管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被网络和信息包围,但作者的忧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正是笔者提出问题的灵感。或许,对如今的高校生利用网络进行沟通的思索,是在更小的范围上对彼得斯提出的观点的论证。  3提出假设  基于以上关于传播学中媒介性质及传播思想史的文献的回顾,得出了看似冲突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网络可以延长我们的身体,促进沟通;另一方面,历史却告知我们沟通是多么的无奈。笔者要提出的假设是:如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