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母亲的阳台.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母亲的阳台.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6/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母亲的阳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母亲的阳台
张晓波 《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于丹教授解释说,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
圣贤者如孔子,说的话真有道理。
母亲母亲的阳台
张晓波 《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于丹教授解释说,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
圣贤者如孔子,说的话真有道理。
母亲已经花甲之年,好在身体健康,性情乐观,尤其是那勤劳朴素的本色不褪。除带孙子外,还把家里的缝补浆洗、一日三餐、卫生打扫……忙得逸逸当当。
每次回娘家,我都要到阳台上望望,那个让我少女时代仰望星空做梦的地方,被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角落是旧报书刊,堆放得整整齐齐;饮料瓶、包装盒静静躺在编织袋里,仿佛一个个襁褓中的娃儿。等到熟悉的收废品的小齐在巷子口一吆喝,母亲就会把它们拎下去。母亲还留有乡间保留的古道热肠,能帮衬别人一把就帮衬一把。我从母亲口中,零星地得知小齐是北方人,在镇江收废品过活,要糊好自己一家老小的口。他有个上初中的儿子,除了固定的生活费像交租子一样月月给足,另外这月五百补课费,下月三百资料费,还得买MP3、买牛仔裤等。儿子一张口,父亲串街走巷的,得收多少废品才能凑齐?母亲瞧着人家不容易,自家的废品全部卖给小齐,在费用上也从不计较,让他看着给就行了。
母亲年轻时会侍弄田里的庄稼,从没时间养花栽草的,到了老年,她的兴趣渐浓。经她手栽种的花草盆景,真叫那个奇怪,别人断是想不出的。母亲就地取材,将吃不了的芋头栽进大盆子里,施肥浇水,小心捉虫,叶子长得真叫那个旺啊!一片片油绿油绿的,惹得经我家阳台下走过的人,疑惑又艳羡般远远看着,错觉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观。是啊,芋头叶和莲叶无论外形还是颜色都非常接近。
又一日,我发现阳台上多了两盆“似曾相识”的植株。再看看,那是母亲花两元钱买来的草莓秧子,藤上还“煞有介事”地结了几个青白相间的果子,惹得小侄儿指指点点,无限向往着能吃上成熟红透的草莓。母亲自然是眉开眼笑。阳台的墙角边有一小缸,里面沤着煮熟的大豆,母亲就用这绿色肥料,把阳台上的月季、栀子、杜鹃等花卉,调理得枝繁叶茂、花色妖娆。
最不可思议的是,母亲居然在窄窄的阳台边培上土种牵牛。盛夏的早晨,牵牛花齐发,我家阳台就成了一面招摇的“花墙”,此情此景让所有路过的人,为这美丽的场景凝眸、驻足。
入了冬,母亲就会准备腊肉腌鱼香肠。一条条黑紫色的瘦肉沾着的花椒籽,被风干泛着油光,诱惑着我的味蕾。一段段干巴的咸鱼晾在那儿,鱼肉的纹理清晰可见,想着那一丝丝一缕缕的咸鱼肉,特别地有嚼劲,美得我直流口水。香肠,更是母亲的私房食品,无论什么肉制品厂的名牌,都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