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恩父母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记
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 学会感恩,更是一种情操。知恩图报, 学会感恩,冬天就不再严寒,黑夜就不再漫长, 幸福欢,勤翻腾。看着自己做好的第一个饼,吃起来倍儿有感觉。虽说倒油时,惧于想象中溅油的威力,舀油时当心翼翼,伸长胳膊倾入锅中一点点便引起妈妈不满,甚至后来被其亲自代劳。唉,好吧,我的确有点笨,不过良好的开端不是胜利的一半吗?学习焖饭淘米,讲求的是水和米的搭配,水放多,太软;水放少,太硬。总之把握量很重要。
最爱一家包饺子,其乐融融的好风景。妈妈擀,爸爸包,我则一会儿擀,一会儿包,听他们谈天说笑东拉西扯,间或掺和几句。馅子较干,我则包得顺当;如果菜析出的水多了,包不及就走水,最终弄得饺子皮黏黏的,不得不撒上些面粉,捣鼓半天,牵强凑成个模样;假如问题大了,便让爸爸修补一番。擀皮不甚快,赶不上爸爸包,心中发急就手忙脚乱,有时见势不及,就不按套路了,干脆擀几下再抻几下。依这等干法速度倒也提高了不少,呵呵。擀起来挺带劲儿,始终擀到手心发痒,想罢手,眼见剩得也不多了,干脆一并都擀完了。一回生,两回熟,多吃几顿饺子,自然上套路了。小有成就,心中自我感觉良好。固然了,做饭时间正是一次很轻松很平实的和父母沟通的时机。谈谈新闻报道的国家大情,电视里的奇闻异事,或是叙述我离家期间亲戚邻居的家常,以及我在学校的生活感想,困惑等等,边劳动边沟通,气氛温柔,是和父母沟通的最正确时机,更利于提高自我的家庭责任感。
饭后处理工作便是我的拿手好戏了。相比做饭,这简单得多, 我也更乐得承受。抹桌扫地,一会儿的工夫;洗碗刷锅,泡一泡,刷一刷,冲一冲,简洁明白;末了摆摆椅子,清理池子,工序毫不简单。就是动作慢,饭后至少忙乎半小时,不像妈妈十来分钟搞定,还很干净。我不禁感慨:生活不容高来高去地空谈,只许脚踏实地地真干,哪怕一顿饭,也毫不模糊。
洗晒衣物窗帘等唯恐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妈妈每天都会为此奔波于阳台,穿梭于卫生间。我能做的,最最起码尽量不添乱,不能制造麻烦。回家前自己能洗的衣物就在学校自己解决了,少带了麻烦回家;回家后的最初几天,把自己换洗的衣物自己洗好了。洗完脚自己顺便将袜子一并洗了。平常在家留意尽量保持衣服的干净。家里没有洗衣机,妈妈只能手洗,我一般会帮她投一投,弄弄衣架,谁让自己大件衣服总是洗不洁净呢。不过我会努力的!
每天晚上呢,我会抽出时间来陪陪爸妈。陪爸妈谈天,陪爸妈看电视,陪爸妈逛街漫步,看看烟花,看看灯会...跟爸妈拉家常,聊聊邻居的趣事,排解父母内心的压力,舒缓父母由于工作家庭等麻烦事引起的不快心情。看着父母那爬满岁月的额头,看着那饱尝雨露风霜的脊背,看着那饱经困难困苦的丝丝白发,一种莫名的感受涌上心头。
假期里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事情,说实话还真有些坚持不下来。其实我自己很懒很贪玩的,不是很想做这些,但是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