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山地城镇建设敏感性因素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地城镇建设敏感性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2/6/2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地城镇建设敏感性因素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地城镇建设敏感性因素分析
摘要:
以大理市海东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水环境、人文环境、开发建设成本等建设敏感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生态保护视角下的海东新区山地城镇建设中保护与发展建议,为海东新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在原地貌基础上进行人工切坡、坡顶增载、坡地建筑等不当的利用方式或过高的开发强度,会使坡地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导致崩塌、滑坡等危害,而且会花费较大的成本,在景观美学方面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从地形地貌来看,区域不适宜大面积进行山地城镇开发建设。

海东新区虽然紧邻洱海,但水源仅有龙王庙箐和向阳大沟,年降雨量较少,所以整体区域水资源匮乏。城镇开发在污水排放和水土保持方面影响较大,最为突出的是城镇开发导致的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粗放。虽然建成污水处理系统,但由于监管不严也会存在污水直接排放至洱海的情况,导致洱海受到污染,水质下降,保护压力巨大。同时,削坡造地进行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易使高陡边坡发生垮塌和滑坡等危害,不能有效保护区域安全,加重地表侵蚀度,增加雨水对裸露地表的冲刷,水土流失问题接踵而来。

人文环境对海东新区山地城镇的影响主要包括城镇人口、产业经济、人文景观等因素。按照海东新区发展规划,人口容量为15万人,人口密度为1071人/km2,人口容量远超过适度人口容量。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流域内人口总量快速增加,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以承载人口、产业的疏解转移是区域合理配置人口密度的关键。近些年随着环洱海周边流域旅游、房地产开发强度日益增加,导致流域整体开发超载,环境保护问题凸显。海东新区开发建设应把洱海保护治理与产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发展模式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另外,洱海周边房地产过度开发、旅游无序发展,使得传统的地域特性和人文特色逐渐消逝,今后海东新区应通过城市设计和风貌控制进行保护与传承,彰显城镇文化景观特色与城市规划风格。

海东新区土地类型多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山地坡度均在20°以上。从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成本分析,坝区征地成本是山地的2倍以上,而在山地平整、道路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工程量高于坝区城镇建设,特别是较大山体的开挖和重塑,其开发和建设费用是坝区的4倍甚至更高,无疑提高了产业准入门槛。在绿化用地配套建设中,以园林式标准建设的秀北山森林公园为例,占地面积793hm2,工程建设费用15亿元,项目建设每年至少耗费管护费用600万元,人工干扰重塑园林式山体公园花费至少2亿元以上,如果采用自然生态修复方式,以45万元/hm2的造林成本计算,营造一些乡土和适生树种,保留自然景观,让其慢慢实现生态的自我循环和修复,总投资约500万元,开发建设成本巨大,但效果有待验证。
、多专业的复杂工作,不能将山地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镇上山,盲目进行坡地开发,稍有不慎就会使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受恶性循环。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敏感的洱海流域范围内,一定要科学地认识山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复杂性,正确评价目前开发利用方式的利弊,努力探寻出一条山地城镇开发的生态之路。基于海东新区的地域特殊性,山地城镇开发建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