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
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2017-2030 年)(修编)
二。一八年四月
精品文档
目 录
一、 发展基础 1
(一) 资源条件 1
(二) 发展环境 2
二、 总体要求 4
(一) 指导思想 4
(二策体系,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截至 2016年
底,全国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虽 148万千瓦,其中江苏 112万千 瓦、上海30万千瓦、福建 6万千瓦。
“十二五”以来,我省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 2016年我省
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一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 12万千瓦获核
准开工建设,目前还有一批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但 由于各方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统一,以及海上风电开发成本 较高等原因,我省“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发未达预期,总体 进展缓慢,离2012年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 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机遇与挑战。
——发展机遇
全球能源转型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当前,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是能源发展的 基本趋势,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流方向。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宏观政策环境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我省是能源 消费大省,能源结构仍以煤、油等化石能源为主,面临巨大的资 源和环境压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是我省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的迫切要求。《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 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我省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虽中非水可再生 能源电力消纳虽比重达到 7% (%), 为实现该目标,我省必须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电力体制改革为海上风电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新一轮电力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现代竞争性电力市场,逐步放开发用电计 划、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在新的电力体制条件下,扩大可再生能 源消纳市场,有利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和公平参与市场 交易。
——面临挑战
经济性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化石能源
电力相比,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仍较高,项目单位千瓦投资约 2
万元。目前我国近海风电实行统一电价 ,一些风
能资源相对差的海域预期投资收益不甚理想。
海上风电对设备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海上风电机组需要攻 克抗台风、防盐雾腐蚀等技术挑战,且海上风电施工需要专业施 工队伍和施工船舶,对施工有较高的要求。
海上风电涉及面广导致前期工作时间较长。海上风电项目选 址和建设涉及海洋、海事、航运、军事等多方面,选址和建设不 确定因素多,程序相对复杂,前期工作需时较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 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发展战略,顺应全球能源 转型大趋势,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规划布局我省 海上风电场址,近期重点开发建设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根据海 上风电技术发展水平逐步合理开发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实现海 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开发,努力提高非水可再生能源 电力消纳在全省全社会用电虽中的比重。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 业升级,以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带动风电装备及服务业发展,以 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将我省海上风电产业打造成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支持综合实力强、有开发经验的风电开发企业参与我省海上 风电开发。省发展改革、海洋与渔业等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作 为,简化审批程序,创新监管方式,落实扶持政策,及时研究解 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实现海上风 电快速发展。
坚持规模化与集约化开发相统一。
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对已开展测风等前期工作的项目,鼓 励通过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整 合;对尚未配置的场址资源,选取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中连片开 发,打造若干个白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集约化开发海上风电,
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共建共用陆上集控中心、运营维护基地、 送出工程等公用基础设施,降低海上风电工程总体造价,节约、 集约使用海域和岸线资源。
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有效衔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 线、海岛保护规划、沿海航道规划、锚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军事设施布局等相关方面,统筹考虑开发强度和资源承载能 力,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海上风电。落实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生态 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实现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双赢。
坚持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促进。
通过海上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带动风电产业和装备制造骨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