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冒顶防治措施贵州浙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修文县谷堡乡天治煤矿防治顶板冒顶措施 2016 年4月2日会审记录编制人员: 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技术负责人: 矿长: 贯彻记录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贯彻人: 被贯彻人员(签名): 3 根据贵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市安监局市工信委关于印发《贵阳市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筑安监发( 2016 )9号] )的要求,为做好我矿顶板事故的防治工作,制定如下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事故。按冒顶范围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由于顶板冒顶事故会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对企业财产造成损失,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加强顶板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第一部分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分为周期压力和正常压力两种。 1、周期压力初次来压: 工作面从切眼开始推进, 支架支撑着顶板, 随着开始回柱, 直接顶首先垮落, 而老顶只是在悬露面积较大时, 才发生剧烈下沉和垮落。在老顶垮落时, 顶板压力显著增大, 有时在老顶廓落线两三天, 就会听到断裂响声, 在垮落前数小时还会发生隆隆声响, 同时掉下碎石块。这种现象叫老顶的初次垮落和初次来压。周期来压: 老顶初次垮落后, 顶板压力减少了, 但随着工作面继续推进, 老顶悬落面积有逐渐增大, 它的一端靠煤壁支撑, 另一端悬露在采空区。当悬露跨度达到一定长度时、又发生折断和垮落。随着 4 工作面的推进, 这种垮落有规律地、周期性地发生, 这种现象叫老顶的周期来压。 2、正常压力在两次周期压力之间, 顶板压力一般处在正常的状态。这时顶板随着暴露时间的长短而有一定的下沉量,顶板下沉量反映顶板压力的大小。在这种压力状态下, 顶板暴露时间长短和控顶距离的大小, 对顶板压力影响很大。二、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顶板管理主要是指在正常压力的情况下, 根据本矿顶板的实际情况, 对工作面控顶区采取必要的支护加强顶板管理, 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一) 工作面基本支护形式根据本矿顶板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对工作面控顶区进行支护。本矿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棚正悬臂支护,一梁一柱,排拒 , 柱距 ,顶板采用金属网、背板护顶,金属网规格: × 5m ,方格5×5 公分。(二) 工作面特种支架采煤工作面采用密集支柱( 戗柱) 切顶时, 两段密集( 戗柱) 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 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戗柱)支柱超前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采用无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面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 5 (三)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链板机机头机尾处各架设四梁八柱抬棚支护。(四)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顺槽距煤壁 20m 范围的巷道必须加强支护, 20m 内采用走向双抬棚支护。三、工作面顶板来压处理措施(一)顶板来压的预兆 1 、煤壁逐渐松软,有时煤壁向外鼓或向下掉煤块,采空区有响动、落矸石。 2 、单体液压支架变形、歪扭、压入软底或煤底中;顶板下沉严重。 3、顶板压碎发生裂缝掉渣, 甚至顶板从煤壁拉开一道裂缝造成错茬。(二)顶板来压时支架的维护 1、打托梁棚子或补打顶柱。当顶板来压, 单体液压支柱变形、歪扭, 顶板产生垂直工作面的裂缝时,应打顺托板棚子抢修,加强支架。 2 、加强支护。当工作面来压,压碎顶板,发生裂缝或掉渣时,采用增加单体支护维护办法。在补打单体之前必须将裂缝或掉渣处的支架插严,人员撤离发现裂缝和掉渣的地方。 3 、维护注意事项: (1) 工作面来压有冒顶危险时, 立即停止采煤、回柱、放炮等工作。 6 (2 )由现场班长挑选有经验的工人,在现场班长亲自指挥下进行维护抢修, 而且维修工作的地点, 必须确保有安全、畅通的后路和安全出口。(3) 在维护期间, 现场班长要指定有经验的工人在每个工作地点观察顶板及煤帮变化情况。(4 )在维护抢修工作中,工作面所存材料不够时,一方面派人向矿值班室请求下料,另一方面可先维护靠近采煤工作面的三排工作空间,材料用完, 当时无法找到, 则全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待材料来后再进行维护工作。(5 )当工作面顶板来压,支架抢修维护不住,有冒顶的危险时,在不影响维护人员人身安全的条件下, 要尽快先抢修链板机、电煤钻等机电设备附近的支架,并增打木垛维护。(6 )工作人员撤离工作面之前,必须将工作面的电源切断,开关打“零”位。四、预防工作面大面积冒顶事故的措施(一)预防老顶来压时压垮型冒顶的措施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 1、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