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_历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_历史论文.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5/2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_历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_ 历史论文三、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使用历史教学语言,应该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 .必须准确严谨这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性是指表达的内容必须准确, 无任何知识性的错误, 必须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首先,必须做到内容准确。秦灭六国之前, 嬴政是秦国的国君, 必须以“秦王”相称, 称为“秦王嬴政”;秦灭六国,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样,称皇帝以后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 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二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常所说的香港是整个香港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关于“赔款 2100 万银元”。如果教师照本宣读, 学生可能会把银元和白银混为一谈。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白银“一两”比银元“一元”昂贵, 按当时一般比价, 一银元大约相当于白银七钱多, 那么, 210 0 万银元折算成白银大约 1500 万两。此类例子很多。比如: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 形成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如果在讲鸦片战争时说“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那就违背了历史真实。又如:沙俄是 1547 ~ 1917 年二月革命以前俄国通称,如果把此前此后的俄国一概通称沙俄, 就会被认为不懂历史了。其次, 必须做到用词严谨。“五四运动是学生爱国运动”,这句话不能说不准确,但是不严谨。五四运动在其第一阶段是学生爱国运动。但六· 三以后的第二阶段, 运动已经由青年学生参加的爱国运动发展为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教师以“学生爱国运动”来概括五四运动的全过程, 似嫌不妥。又如有的教师把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成:商鞅颁布了四条或三条变法法令。殊不知四条或三条, 这是教科书对当时变法内容的归纳, 而并非当时颁布变法令的数目。有的教师这样讲:“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共有四点??”就比较严谨了。最后, 借用文学语言必须恰如其分。历史学科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 它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 不必过多描绘与修饰。但这并不是说历史教学语言不必要和不可以借助语文学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陆建良、程文伟, 《中学历史学科语言文字能力刍议》,《历史教学》. 1988 年第 4期。)。只是说象具有鲜明文学夸张色彩的“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之类的形容词是不应该采用的。而运用比喻等也必须恰到好处。2. 力求精练简洁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号, 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因此,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精练性, 即要言简意赅, 干净利落。课堂上说的话应该是加一句嫌多, 减一句嫌少。只有这样,讲课才能丝丝入扣、言必有中。教师从第一天走上讲台,就应该防止出现“官腔”、“训话腔”。一句话一个“啊——”, 两句话一个“懂吗”,不断的“这个这个”,无数的“嗯嗯”?? 会成为一种疲劳因素,在你的语言外壳上蒙上一层尘雾,使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失去它应有的光彩。一些教师养成了说话重复的毛病。而多遍重复, 成为蛇足, 只会对学生的思维起抑制的作用。只能是在特别重要的地方, 或者估计学生有听不清楚的地方, 要重复一下。可以换一个说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表达一次。当你介绍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苟子时, 先说:“荀子和孟子是齐名的。”接着不作简单重复, 而是说“苟子和孟子在当时有着同样崇高的社会地位”。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 历史课堂语言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史。有的教师讲课信息量丰富,学生爱听爱学,获益匪浅;有的教师话语内容贫乏,废话连篇, 言不及义, 含金量太少, 必然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损于一堂课的质量。3. 务必生动形象历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 讲出声响, 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里, 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 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马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触摸得着祖国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 我们常说要把历史讲“活”,从语言上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外貌,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 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 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听起来如同嚼蜡,学生并不情愿地听教师讲课, 那么, 不仅学习效率不高, 还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有人形容优

最近更新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方案 3页

中考漫画题训练 4页

液体压强练习浙教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 21页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5页

二零二四年度网红美食店合伙经营合作协议范本.. 12页

二零二四年度艺术教育培训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14页

二零二四年度融资居间服务合作协议样本 14页

二零二四年度酒店式公寓租赁合同示范文本6 16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8页

二零二四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材料采购合同 13页

二零二四年户外体育赛事宣传策划执行服务合同.. 16页

二零二四年旅游医疗保险合同协议,旅途健康无.. 16页

《幼儿心理学》教学案例 7页

微波炉辐射污染标准是多少 2页

教育研究方法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19页

《狐假虎威》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6页

浅谈文学和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的异同 3页

关于新型肺炎千万不能信的几大谣言 3页

法语主要介词及用法 10页

so与such用法系统讲解与练习 4页

不规则动词变化表 4页

牛津英语4A教材分析 33页

锅炉司炉作业人员考试复习题 101页

部编一下语文生字预习复习总汇 17页

消毒液桌面地面每日清洁消毒记录 2页

测量和监控设备使用规程 11页

《木偶奇遇记》观后感500字 2页

二零二四年特种车辆跨区域运输合作协议 16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内古诗词整理 7页

入团考试知识大全 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