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语言学纲要重点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
导言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共时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严式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乐音/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
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
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质)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非音(质)段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音位体系: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音位条件变体: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音位自由变体: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
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
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四 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 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语(词)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词干 :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
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
词尾 (变词语素):加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