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学生与德先生.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与德先生.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6/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与德先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生与“德先生”
 
 
陆海
1919年,“德先生”和“赛先生”一起,首次收到中国青年学生发出的热情邀请。至今,“德先生”仍是大学生关心和谈论的话题。
你看,在某大学一间烟雾缭绕充满着尼龙袜“芳香”的男生宿舍,豆芽菜似 
 
大学生与“德先生”
 
 
陆海
1919年,“德先生”和“赛先生”一起,首次收到中国青年学生发出的热情邀请。至今,“德先生”仍是大学生关心和谈论的话题。
你看,在某大学一间烟雾缭绕充满着尼龙袜“芳香”的男生宿舍,豆芽菜似的小范靠着肉墩墩的小李,穿茄克的小孙把手搭在蒜头鼻小王的肩上,还有梳小尾巴的,还有说一句话就要清一清嗓子的……这几位一向自称为“清醒的思考者”,今天又在一块谈起了“大学生与德先生”的问题。
清清嗓谈起“德先生”来,还是挺有东西的。
豆芽范不是本人正统,谈民主、谈法制,总得有点建设眼光,不能老是感情用事。喊口号固然痛快,发发议论也容易,但我们需要的不是发泄,不是小孩子“出气”。我们不是小孩子了,该想想建设民主的步伐到底该怎样走。
胖小李豆芽兄所言极是。“重在建设”这话最值得,琢磨。当冲击者容易,当建设者可就难了。他需要更深沉的责任感和更高的素质。不在建设上出把子力,算什么今日大学生?
清清嗓以鄙人之见,重在建设,还有个自觉不自觉、积极不积极的问题。
茄克孙我看呀,积极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清醒的头脑。一觉醒来,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睡在什么地方。是席梦思,是木板床,还是土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来想问题。
小尾巴照你的意思,我们都有“激进”之嫌了。
茄克孙有那么点意思。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觉得颇有道理。47年前,毛泽东写了本《新民主主义论》,划清了旧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的界线,指明了当时的中国应向何处去。今天,我们也需要有一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着重讲讲“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方向,讲讲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讲讲初级阶段的政治和文化建设,民主建设自然也在其中。
清清嗓建国都30多年了,还没脱离“初级阶段”,还急不得,中国的事太难了。
豆芽范建设国家哪有不难的呢?其实难的也不是咱中国一家。苏联从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快70年了。人家对自己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有个认识过程。最“高”的时候说是处于建设共产主义的阶段,后来说是处于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后来又说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的门口,现在则认定他们仍然处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阶段。看来,性急是个通病。“欲速则不达”,这大概是个国际性的经验总结。
茄克孙是可以从多方找点佐证。本人还可以来一段转播,香港一些有识之士在谈论民主问题时说:民主是不能拔苗助长的。如果真想使民主健全地发展起
来,就应该照顾历史,考虑现实,循序渐进,而不是拔苗助长。苗儿拔高了,吸不到水分,最后会枯死。这话也有点意思吧?
清清嗓二位够冷静的,佩服佩服。不过,“欲速”有可能“不达”,但“欲速”总是向上的车轮吧。人家能“起飞”,咱自们何时才能真正“起飞?”
豆芽范在盛行比较的今天,我看也得强调一下“可比性”。别动不动就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中国真正搞改革和开放不过八年,这样比当然容易泄气;也不要动不动就和一些靠钻空子发展起来的小国家比,中国的人口有十亿,又是个穷底子,这样比就容易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要比就得讲点科学性,就得同国情差不多、起跑线差不多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