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张 超 李 庆 提要本文仅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建立一套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从而判断绿色建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同时,也为投资者、建造者和客户提供一个更为客观的成本-效益信息。
关键词:绿色建算CO2排放对室外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文献中又给出了CO2排放量的具体办法,因而可以轻松地计算出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少排放的CO2。为了把CO2的排放量转化成效益性的指标,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来理解,就是把用经济手段处理多排放CO2的费用理解为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在对室外环境影响方面增加的效益。
目前,对室内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设施方面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本身造成的污染,如水泥、砂石浇灌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有些建筑材料里有放射性物质存在;二是装饰装修带来的污染,尤其是低档材料污染更为严重;三是家具带来的污染,板式家具释放的甲醛等。在上述污染源中,其中最主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五种污染物质是甲醛、VOC、氨、氡及建材本身的放射性,被称为五大隐形杀手。而绿色建筑就是要选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就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生命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健康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更加环保、更加有利于健康。同样按照上述的思路,可以把处理室内环境污染的费用理解为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在室内环境方面增加的效益。
(二)经济效益。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地、节水、节材和节约能源及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等方面上。
在节地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绿色建筑的建造应该是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使用基础之上的,能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尽量少用或者不用黏土砖,以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在节材方面,指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等。
在节水方面,绿色建筑应该是采用节水型器具方式降低用水量,同时强调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渗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居住小区和建筑排水原位处理后回用于生活杂用、景观和绿地浇灌。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更加能够节约用水。
在节能方面,绿色建筑应该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能够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等。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耗能可以降低70%~75%,最好的能够降低80%。节约能耗本身就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
节地、节材、节水和节约能源的指标很容易测量,虽然测量指标的各个量纲却不一致,但是可以把他们统一成费用效益型指标。节地、节材、节水和节约能源都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讲的,因而可以看成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增加的经济效益。
(三)个人舒适度。绿色建筑还强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活动空间和减少患病的机会成本。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对空间和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绿色建筑恰恰是更多地利用了自然光、自然通风,使室内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提高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