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龚 克 杨 进 [摘要]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它已经在中国的部分国有企业中实施,并且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对中国实施股法》的有关规定相抵
触。中国目前的规定不利于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另外,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中国也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
中国的大型公司大部分是国有控股企业,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经理被作为行政级别的国家干部,没有形成独立的经理阶层,不承认国有企业经营人员独立利益的存在,没有把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看待,所以也就不存在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独立利益,也不存在以提高企业效益为导向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有些人抑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甚至还有人扭曲其实质,如对股票期权的应用范围、实施对象、持股比重及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
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效果对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有着很高的依赖度。这里所说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股票市场、企业家市场、中介机构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等。从股票市场来看,我国股市目前尚属“准弱效率市场”范畴,上市公司中尚有三分之二左右的股份不可流通、交易市场中投机性较高、股票市价往往很难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和业务成长性;另外,股市法规也不健全。从企业家市场来看,我国目前的企业家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企业无处选择合适的经理人才,难以对在职的经理人员形成“就职替代压力”和有效的监
督。从中介机构来看,我国相当一些市场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公正、客观地进行业务活动,经审计后的公司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状况,这不仅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也严重削弱了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效果。最后我国上市公司迄今并未真正地实现“政企分开”,有关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干预过多,由此引致两类现象发生:一是业绩难以判定。二是责权不清。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产权结构方面,国有股所占比重相当高。由于国有股本身产权不清,同时又有多种变形(如“国有法人股”、国企“法人股”等),在实践中对股票期权的实施有一系列难以操作的问题。在国有控股的条件下,股东会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有股东“自家会议”,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基本都是国有股代表,经理人员也主要为国有股代表或受国有股东控制的人员。同时,有关“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包括董事、监事和经理等)应由组织部门考查任免”的政策,更是强化了这种“自家人”性质。
三、中国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应建立的对策
针对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中存在的障碍,我们应该根据股票期权制度的一般机理,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引导和规范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内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有着不少的法律障碍,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股票期权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首先应该在期权行使的股份来源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其次应加快我国有关股票期权制度的立法工作,以使股票期权激励在实际运作中有法可依。最后还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