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胡邓:大学生谈谈恋爱,挺好
胡邓,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国内著名心理公益热线“青春热线”理事会常任理事,中国首批接受IPA(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三年专业培训的精神分析师。此外,他还是中国大学生最早的背包旅行一族,由他首学带过来进行心理咨询。胡邓问他,“你对父亲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我想应该是尊重吧。”就是这么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胡邓却敏锐地感觉到“他内心深处怀着对父亲极大的不满甚至仇恨”。随后,胡邓让他谈些关于家庭的情况,事实证明胡邓的感觉是正确的。原来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就是呵斥甚至拳脚交加,弱小的他只能默默地忍受,当他终于走进大学,开始“摆脱”父亲控制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报仇”的机会来了,那就是故意不好好学习,拼命挂科,让学校找父亲来谈话,让父亲产生焦躁情绪,“他觉得这就是对父亲的一种惩罚。”经过胡邓的开导,主动和这名学生的父亲沟通,“他们的心结解开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大学生谈谈恋爱,挺好
提及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时,胡邓直言不讳,“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二十世纪70年代末,就是高考刚刚恢复的1977、1978年,一直到90年代初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弱一些。”他认为,很重要一点就是当下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关爱和关注非常多,而受到的挫折比较少,很少考虑给予他人自己的关切之情。
胡邓在他的课堂上,是公开宣扬“鼓励学生谈恋爱”的。他说,大学生在校谈恋爱是青春期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没有的话就表明他在这方面有挫折或者是创伤,或者是压抑了这方面发展,就有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形成了一个单一性的发展,就很容易从悲观、消极的方面看问题,进而彻底影响他的信心和行为。
“谈恋爱过程,其实是在从一个异常亲密的人身上反观自己的不足。你开始要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尝试着由自我为中心到兼顾他人感受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纯粹依靠好朋友,铁哥们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它需要亲密爱人来共同完成。”
胡邓坦言在大一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漂亮女生,“只是她对我毫无兴趣”。记者笑言,“那你就是失恋,受伤了吧。”“我这只是单恋,还不够格称为失恋,不过挫败感是有的。”胡邓说,此前本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优异,想啥就该有啥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也开始明白“恋爱是需要对上感觉的。”用他的话说,此后是愈挫愈勇,相继又开始投入到认真的恋爱中去。
胡邓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他在“青春热线”遇到的个案。一位女士在热线里上来就骂开了,说世界上的男人全都是骗子!原来是因为她男朋友说话不算数,好几回说好的事情都反悔了。胡邓了解到这位女士已经31岁,是一个女博士,她的男朋友今年48,是正局级的干部。胡邓也就此判断出这是该女士的初恋。“因为她的言行举止跟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初恋没有什么分别,可能她的父母就是要她从小一心学习,结果她终于学成女博士了,才开始恋爱,你想一个正局级的干部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会请示‘我女朋友要出差我要去送她’么?”
记者说,当下高校里出现了不少因恋爱不慎导致的校园悲剧,胡邓回应很快,这些都只是比较个别的事件。“试想高校学子有多少人,那么有这样几个因此导致悲剧事件是一个正常事情。当然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生理素质,增强承受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