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都江堰市向峨乡红光社区《村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顾问: 于磊主任: 董永菊副主任:杜啟德常务主任:赵双贵编委: 杜啟德赵明坤赵伯书黄祥蓉赵伯平指导单位: 都江堰市市志办向峨乡人民政府主编单位: 向峨乡红光社区支部委员会向峨乡红光社区村民委员会承编:杜啟德赵伯书罗志东赵明坤宁蛟茂打字:赵伯书校稿:杜啟德序 2 红光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东汉时期红光村的祖先就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历尽艰辛, 开垦荒地,造就村落。数百年来,经过红光人民的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红光村在不断的腾飞。改革开放卅多年来,红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点缀红光的秀丽图画,正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一个农村城市化的憧憬,鼓励我们奋力向前。面对这沧桑巨变,我们为之振奋,但不能忘记前人的艰苦创造精神,因为没有前人的创造贡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薪传发展,所以我们务必编修村志,让子孙后代了解红光的历史,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数月的努力,一部比较全面反映红光村、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物等方面的《红光村志》终于出版了,这是红光村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红光村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牢记前人的史绩,继承前人的辉煌,铭记前人的教诲,激励红光村人民在未来的事业中以坚强的斗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将红光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红光社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三个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地理人文的优势,使集体的经济稳步、持续、 3 健康地向前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发生变化,村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红光村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真实小康大道。红光村的昨天和今天, 确实值得我“厚今”,但也不能“薄古”。《红光村志》的编写成功,将是一部历史的工具书,它具有“资政、史存、教化”的功能,它蕴含且具有“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料”等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它全面记述庄户村的昨天和今天,它为人们了解红光村社会的构成,历史的演化,自然地理的状况,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如何,为置身于红光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都起到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让我们进一步发扬红光村人的团结拼搏和踏实工作精神,齐心协力, 肩负起历史的重托,以无愧于先人,有功于来者负责任地把红光社区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中共都江堰市向峨乡红光社区党支部前言 4 一、《红光社区村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展观”以及“伟大的中国梦”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红光村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以达到“存史、资政、育人”之目的。二、本志断限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 2013 年, 部分内容延伸至 2014 年, 本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着重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和现实状。三、本志体裁分述、记、志、传、图、表、录, 诸体并用,以志为主,大事记采用编年纪事体。四、本志以事物分类设篇、章、节、每一层次依时记述。五、年代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六、本志中所提到的解放时间,为1949 年10月, 记述历史沿革的,用古地名,括注今地名,其余一律用今地名。七、组织机构、单位和会议名称首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用简称;数字书写格式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专用名用汉字表示。 5 八、本志资料主要为调查访谈所得,兼查阅市、乡村档案及各种书报杂志;有关档案所记载的资料, 本志不分别标明。九、本志中的文体为语体文,运用现代汉语和标准简化字,力求言简意核,通俗易懂。目录区域示意图沟河示意图交通示意图概述大记事第一章建制沿革……第一节社区建置……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二、地貌、地质……三、水纹水系……四、气候……………………………………第三节资源一、林业资源 6 二、矿产资源第二章姓氏与人口第一节姓氏一、赵氏宗族的由来二、王姓的由来三、晏氏宗族的由来四、宁氏宗族的由来第二节人口状况第三节计划生育第三章党政群团第一节党的基层组织一、党的机构及发展二、组织建设三、党务工作四、红光村党支部历届任职一览表第二节基层政权一、行政组织二、政务工作第三节群团组织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二、妇女组织三、农民协会 7 第四章司法行政第一节民兵组织第二节司法一、治保二、司法调解第三节其他一、移民二、下乡知青三、蹲点干部四、在外工作五、参军入伍六、大中专学生第五章农业第一节土地私有制第二节农业合作化一、初级农业合作社二、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节人民公社一、组织机构二、管区的生产作业三、公共食堂四、大跃进 8 五、纠正农村工作“左倾”错误第四节三级所有的管理体制一、组织机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