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清明节后的感觉
【篇一:清明节后的感觉】
“又是一年芳草绿”,陪同着春姑娘的脚步,,我随着爸爸妈妈到老家——溱潼去扫墓.
溱潼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素有“苏中明珠”的美称,这里不单有世界珍稀动物“亲只有一脸的茫然。其实,那时候我也知道人死了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我虽然在那时不能完全体味母亲说的话,可我心里仍是知道,那是对已故长者应有的忠诚和尊重。那一刻没有谁去想投个什么回报,只是想与久违了的亲人在每年的那个时刻去静静地说一说那心里好多无声的话,或喜、或悲、或愁、或乐都在那灰飞烟灭之中化为一丝丝袅袅的青云。
爷爷的墓地是在离家一百多公里地的邻县岳西。下车后,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显的十分粗旷而又十分野性的山峦。那处山高路险,
不说能行车,就是让一个劳力空着手爬上一天,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记得有一年清明的前夕,父亲的老胃病发生了,便血了好多天,脸色苍白的忧如一张纸。一连好多天父亲都绻缩在床上,我们兄弟几个当时心里既担心又高兴,担心的是怕父亲好不起来,我们不能没有了他。高兴的则是父亲不能行我们就不用再去爬那令人腿发软、心发慌的大山了。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两天后的父亲像是换了一副精神,清明节头一天夜晚,他和母亲照旧准备了半宿。
那一日父亲艰难跋涉的身影像是一幅凝刻在心头永不退色的画,更像是一把锐利的刀剪划开了我那混沌而又迷惑的心结。
我至今不知道父亲是靠什么毅力去完成那二十多里山路的。我清楚的记得那一路父亲始终是拄着棍、弓着要三步一歇,五步一停地走的。一路上他怕我们耐不住性子而发生意外,还时时时的给我们说上一些根本谈不上是故事的故事。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我只有一种感觉,父亲对他的父亲太好啦。
每次在爷爷的坟前,父亲并没有多少话说,总是忠诚的跪在那处,
轻声的说上一句儿子又来看你了。然后一把抹除那潸潸的两行老泪,把手中的黄表纸一张张的投向升腾的火焰
父亲是二十岁那一年目送着爷爷兄弟俩沉着走向仇家刑场的。听父亲说,一九三五年冬,那是一场罕有的大雪,尺余深的积雪,根本
无法让人挪开步。他端着一碗从好心人家里要来的早已被冻得拨不
开米粒的饭想凑上前给两位上人喂上一口,却被一位公民党当官的
一把将他扇倒在雪里。那时候他不单不敢说他是红军的后辈,就连
放声大哭一场,他都无法实现。( )也许从那时起,在父亲的心里
就深深的埋下了一颗永远无法收回的愧疚的种子。
在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逐步开始认识清明在我家庭里的内涵。它不只是只是生者对逝者的追忆,更不是一种迎合节令的时尚,而
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无声的心灵补赏,是一种乘前启后的心灵撞击。
我想,父亲是想用他的行为真切地为我们去解读清明,那就是:清清楚楚的办事,明理解白的。
好多次望着父亲清明前独坐门外失神凝目的样子,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仅管大山里通车已有好多年了,但它却只能载去父亲绵绵的思绪和无尽的牵挂。那一刻,他心里终究想得是什么?我们是很难认识的。
也许他在默默祈祷,愿天下所有的人在清明那绵绵心雨的日子里,要留神看看牧童所指的地方吧。
分页:
【篇三:清明节后的感觉】
清明节感想范文一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先烈的日子。我们抵达了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