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玛瑙雕刻的艺术审美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玛瑙雕刻的艺术审美研究.doc

上传人:妙玉 2022/6/3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玛瑙雕刻的艺术审美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玛瑙雕刻的艺术审美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雕琢技艺法则的核心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它极为全面的诠释了创作活动前期的“相石”“设计”“琢磨”过程,它要求的是雕刻者根据选取的材料表面的客观已确定的和内部未确定的因素,去立意思论玛瑙雕刻的艺术审美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雕琢技艺法则的核心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它极为全面的诠释了创作活动前期的“相石”“设计”“琢磨”过程,它要求的是雕刻者根据选取的材料表面的客观已确定的和内部未确定的因素,去立意思构、构建理想模型进而加工,并最终达到在原材料天然美感的基础之上,继而以巧思与精微的雕琢技艺来传达出理想的表现主旨的目的。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说明玛瑙石料一定要通过人工的精雕细琢,并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继而在形态与雕饰上才能显示出意蕴之美、石质之美和雕技之美。由此可得出在雕刻中以上三者的完美统一是成就一件艺术品的必要前提。然而怎样的雕琢技艺才符合石质的天然属性,怎样的创作构思才能在石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就是能工巧匠有关意蕴之美的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玛瑙雕刻;天然之美;艺术美学
首先,玛瑙材质之美,是玛瑙的自然特性之美;其次,玛瑙的相石之美正是意蕴之美;其三,就是关于雕琢技艺之美。这三种特征是自然合理的体现,关键点还在于雕刻者。
中国古代《周礼· 考工记》中曾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对材料的选取也十分考究,凸显自然之美的同时,更强调材料在运用过程中有处理后特殊的审美价值。
一、玛瑙的天然艺术美
玛瑙这一名词源自于佛经,梵语称之为“阿斯玛加波”,其意为“马脑”。古代的时候人们并不了解玛瑙有纹带的奥秘,有“玛瑙”变石之说。《妙法莲华经》中指出因玛瑙“色如马脑”,玛瑙也因此而得名。后因“马脑”属玉种,转为玛瑙。中国古时候的玛瑙艺术品、装饰品既丰富而又不失精彩。矿物名称有很多,没有纹理、单色的称之为光玉髓,缠丝状的称之为玛瑙。玛瑙石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原料,在汉朝以前有“琼玉”和“赤玉”之称,玛瑙天然矿藏极为丰富。在元代政府设有玛瑙玉局,在《说文》一书将玛瑙“似珠者”称为“瓊瑰”。古代书中对玛瑙或水胆玛瑙多有记载,《广雅》中有“玛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琼”之说,在价值上仅次于软玉而红色的玉石以红玛瑙最佳, 至7 度,,玛瑙的组成矿物以玉髓为主,玛瑙及玉髄纯者皆为白色,但因含色素离子及其他杂质则常出现红、蓝、黑、褐、灰、绿等色,有时各种色彩参杂形成美丽的纹带,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玛瑙石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之中,也产于沉积岩层和砾石层及现代,残坡的堆积层中。玛瑙产状与玉髓相同,玛瑙与玉髓重要品种有辽宁、河北出产的战国红玛瑙,四川、云南出产的南红玛瑙极为难得。印度尼西亚的紫玉髓,土耳其的蓝玉髄,莫桑比克的绿玉髓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呈现自然玛瑙质地的美。
二、玛瑙艺术创作中的构思美
玛瑙天然的材质含蓄着内在的美,而光有好的原料却没有好的加工也难以让它极尽光彩,石头新的生命是雕刻艺人们给的,玛瑙石之所以扬名于五湖四海,这全凭雕刻艺人们巧夺天工的精湛雕琢技艺。玛瑙石虽美丽悦人,未经题材的选择及能工巧匠们的精心雕刻它仍是一块石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