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建厦深铁路(福建段)工程 JL-I 标施工监理规划总监理工程师: 编制单位:厦深铁路(福建段)监理联合体项目部编制日期:二○○八年九月一日 1 前言为使北京铁城厦深铁路( 福建段)I 标监理联合体项目部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了《新建厦深铁路(福建段) 工程 JLI 标监理规划》, 供厦深铁路( 福建段) 工程 JL-I 标使用。本监理规划适用范围为监理合同范围内的工程。如出现与有关合同文件不一致时, 一律以合同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为准。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改监理规划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修改,按规定的程序经过批准后报建设单位。 2 目录 ………………………………………3 2. 监理工作范围……………………………………8 3. 监理工作依据…………………………………… 13 4. 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形式…………………………… 18 5.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 19 6.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20 7. 监理工作程序………………………………… 32 8. 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63 9. 监理工作制度…………………………………… 71 10. 监 理实施细则编制计划及要求……………………………… 96 11. 监理设施………………………………………… 96 3 1 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概况 线路地理位置厦深铁路( 福建段) 北接福厦铁路并与龙厦铁路及既有鹰厦铁路相通, 自厦门铁路枢纽厦门西站引出,经漳州、漳浦、云霄、诏安进入广东省境内。福建段正线全长约 144 公里, 工程总投资约 亿元, 总工期 4年。福厦铁路 DlK250+950 ~ DlK253+600 及福厦线引入厦门枢纽 K612+540( 杏林站进站端~ K692+650( 厦门站进站端) 位于厦门市境内, 属于厦门枢纽范围,厦深线在前场站进站端(DK0+000= 福厦线里程 DlK253+600) 与福厦线相接。其中福厦线引入厦门枢纽 K612+540( 杏林站进站端)~ K692+650( 厦门站进站端) 与既有鹰厦线相邻或交叉,为既有线施工改造地段( 轨道及其过渡工程)。 线路自然特征( 1) 地质特征本线为东南沿海丘陵区,沿线地貌有河流阶地堆积地貌、海冲积平原地貌,丘陵台地、低山丘貌等地貌,地形交错分布,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相对低缓平坦,植被发育。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以凝灰岩溶、凝灰岩为主,侵入岩主要为燕山各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石英斑岩等,以中粗粒为主,具块状、斑状、晶洞等构造。线位处于新华夏系第二复式隆起带与岭南东西向构造带这两个巨型体系的复合部位。因线位走向平行于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且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断裂多具活动性,致使本线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主要构造有:佛 4 昙---- 南澳断裂、角美---- 大布断裂带。( 2) 水文特征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江河水、溪水、沟水, 地表水系极为发育,江、河、溪纵横交错,水网密布,较大的地表水系主要有九龙江、南溪河、鹿江、漳江、东溪等,各江河均为常年流水,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水深数米至数十米,可通航,一般河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变化,但波动不大,各水系均东流入海。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一般以井泉出露。(3) 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地震局 2001 年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段为 ~ ,属Ⅶ度地震区。(4) 气象特征厦深铁路沿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至九月暴雨较为集中,为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 70% ~80 %。沿线各地每年不同程度地受台风袭击,七至九月台风威胁最大。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厦深线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I 级; 2 )正线数目:双线; 3 )制坡度: 6‰; 4 )旅客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 200km/h (预留提速条件); 5 )最小曲线半径: 4500m ; 6 )牵引种类:电力; 7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 8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5 9 )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要求。 厦门枢纽内疏解线及鹰厦线增建二线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I 级; 2 )正线数目:双线; 3 )制坡度: 6‰; 4 )旅客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 120km/h ; 5 )最小曲线半径: 800m ; 6 )牵引种类:电力; 7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 8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9 )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