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基于云架构的深圳广电融合媒体数据中心设计-V11.docx

格式:docx   大小:1,19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云架构的深圳广电融合媒体数据中心设计-V11.docx

上传人:63229029 2017/6/1 文件大小:1.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云架构的深圳广电融合媒体数据中心设计-V1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云架构的深圳广电融合媒体数据中心设计 0 引言融合新闻中心项目是深广电集团由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的标志项目,调研、论证、建设长达 6年, 涉及机制、流程、技术等多方面创新和变革, 第一期工程于 2015 年5 月正式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近 亿,其中工艺系统设备投资预算 亿,建筑总面积为 4300 平米。为了实现全媒体业务流程变革和技术支撑升级的项目目标, 深圳广电和成都索贝公司、华为公司联合研发并实施基于云架构、全 IP 化的融合媒体数据中心。 1 融合媒体数据中心需求分析进入 21 世纪,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全球范围内电视广告收入增幅几乎零增长,广告平均价格下降。这些媒体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生产网建设从“网络化、文件化、高清化”改造转向“用户导向, 服务导向”的流程改造和模式创新。因此, 融合媒体数据中心项目不仅要满足节目部门对内容生产资源的需求, 而且还要适应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全媒体云计算与全 IP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深圳广电集团( 含原深圳电视台) 电视内容生产平台依次经历了编辑工具的数字化、生产系统的网络化、内容生产平台的云化三个阶段, IP 化则贯穿其中。总体而言,编辑工具数字化提高了节目制作水平和效率,提升节目生产过程的管控能力;后来生产系统网络化逐步消除业务孤岛,节目制播的运作效率和资源共享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 为了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以及自身融合发展的需要, 深圳广电内容生产平台利用融合新闻中心项目建设的契机开始进入全 IP 和云计算时代。 1 、电视生产业务系统全流程 IP 化探索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内容生产平台整体架构向全 IP 融合架构演进成为业界一致的认识,这一演进过程可以称之为内容生产网络的全 IP 化。 IP 是英文 Protocol 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生产系统全流程 IP化实际上是采、编、播、存各个节点采用 IP 协议实现互联互通, 并在线路传输、实现协调控制、完善网络应用等三个层面完成 IP 化改造。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内容和服务种类越来越多, 普遍基于 IP 技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内容生产制播体系还需要“更加彻底的 IP化”。因此, IP 化后的全媒体融合网络包含 IP 化与网络融合两个平行的方向,需要业务运营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2005 年元旦, 深圳广电上线全台网,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开始逐步对内容生产体系全业务流程进行 IP 化改造。深圳广电全台网的全 IP 化改造主要包括信号和信令的 IP 化、业务流程的文件化、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等三方面。 2 、内容生产制作平台的私有云实践云计算就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服务和存储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平台即服务(PaaS) 和软件即服务(SaaA) 等服务模式。云计算的部署模式包括私有云、社区云、公有云、混合云。文献[1] 提出多媒体云和云多媒体来研究多媒体云计算。媒体云主要研究如何使云为多媒体应用和服务提供 QoS 支持。云媒体则重点研究多媒体怎样在云中执行内容存储、处理、适配、渲染等任务, 以最好地利用云计算资源, 进而为多媒体服务提供高 QoE 服务。在云中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包括多媒体和服务异构性、 QoS 异构性、网络异构性、设备异构性。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给媒体内容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不仅有助于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还可以促进内容资源整合、发展创新业务, 为内容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新址、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在广电云平台的实践来看, 云计算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用户的使用终端成本[2]、优化技术调配运维和促进业务运营[3] 、实现业务敏捷,实现“全媒体、全时空”高效业务运营[4]。 深广电全台网的发展深圳广电集团全台网经过十年发展,电视内容生产网络的资产规模增长 4 倍,直播时长增长 26 倍,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内容生产业务的需求,深圳广电不断优化和改造全台网。 1、 2004 年, 深圳广电率先于全国建成全台网络化制作播出系统, 实现采、编、播文件化交互和网络化传输播出。但由于全台网原有设计和当时技术限制, 系统之间普遍通过单点连接,媒体资源共享性较差; 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共享将受到影响。 2、 2010 年开始,深圳广电基于双总线架构的主干平台项目投入使用,初步建立以主干为总线, 其他系统向主干注册服务的模式; 应用层面通过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元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