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 书.
其棺视之,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帝疑其弟子 "汉书》刊误一则
窃其尸而藏之,乃收$,捡$$$。
据可校正《正义)引文讹误两处 .读 书.
其棺视之,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帝疑其弟子 "汉书》刊误一则
窃其尸而藏之,乃收$,捡$$$。
据可校正《正义)引文讹误两处 :
(1) “还见言之”之“见”当作“具”。“见”虽 □杨延平
可理解为“使者回去后觐见皇上并说了这件事”,
但颇嫌迂曲,不如“具言之”文从字顺。“具言”同 班固在《汉书*贾谊传》中,将贾谊“数上疏
义连文。
陈政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30页)的奏
(2) “捕验间”之“间”当作“问”。“验问”同 疏,“掇其切于世事者”(第2265页)节录为《陈政
义连文,谓“查问”-“验”本字作“頛”,《说文》: 事疏》。疏中云:“惠王,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
“頛,问也。”)史记》、《汉书》中多以“验问”连文,
子之子也”(第2239页)。然而今本《新书*大
如《史记*孝武本纪》:“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 都》却为“惠王之子,亲兄之子也。今之王者,兄
无奸诈。”)史记•孟尝君列传》:“愍王乃惊,而踪 子之子也”(王洲明、徐超:《贾谊集校注》,人民文
迹验问。”《汉书*景十三王传》:“天子遣大行骞 学岀版社1996年版,第40页)。《汉书》为“惠
验问。”)汉书*王尊传》:“尊闻之,遣吏收捕验 王”,今本《新书》作“惠王之子”,两相矛盾,其中
问,辞服。”《太平广记》作“捡”,亦“验”字形误。 一处记载应有误。
“捕”上疑本有“收”字,盖因“枚”、“收”二字相近 颜师古在《汉书》“惠王,亲兄子也”的注中
而为后人所误删。 云:“惠王,齐悼惠王。”(第2240页)齐悼惠王刘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 肥是刘邦的庶长子,为文帝之兄,非为文帝之兄
研究生,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