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6/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顽固性呃逆( up , IH )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 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 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 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IH 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不一, 下面仅对近年来 IH的治疗作一综述, 以便于我们临床治疗时依据病情选用或参考。一般疗法吸气后屏气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 然后缓缓呼气即可。此法可反复使用, 多用于由精神刺激和进食过快引发者。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目, 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 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 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 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 心脏病患者慎用。按压眶上神经法患者平卧位或坐位, 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眶上, 相当于眶上神经处, 以能忍受为度, 双手拇指交替旋转 2~4 分钟, 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颈动脉窦压迫疗法方法是嘱患者用手指指腹轻轻揉压单侧颈动脉窦( 位于气管两侧搏动处) 。注: 严禁双侧同时压迫, 以防脑缺血而发生意外。(吞) 吸食烟雾法取一长圆形的一端开口的硬纸筒( 患者可以自己制作, 纸筒口径以刚好能盖住口唇为宜), 用火点燃碎纸屑后放进硬纸筒内, 然后使其熄灭, 产生烟雾后立即将纸筒开口端紧压在患者口唇周围, 留出鼻孔, 嘱患者张口把烟雾吞下( 忌用抽吸法), 吞烟时间 1~2 分钟。或者选用干净的人指甲, 剪碎后和烟丝混匀卷成纸烟点燃抽吸。牵舌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 张口, 伸舌, 术者用消毒纱布裹住舌体前 1/3 ~ 1/2 部分, 轻轻向外牵拉, 以患者稍有痛感为度, 持续 30 秒钟左右后松手使舌体复位。此法可重复操作。足部疗法方法是嘱患者用手指稍加压力揉搓足底( 位于涌泉穴内下旁开1 寸处), 直至呃逆停止。含水屏气法取凉开水一杯, 令患者含水一大口, 然后屏气停止呼吸, 尽量延长时间, 待到将无法忍受时, 才把水吞入胃中, 注意不要呛入气管中。该法可反复使用,有心脑疾病者禁用。封闭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此方法要求术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掌握正确的穿刺部位, 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及剂量, 并作好处理病情变化的准备, 以单侧阻滞为宜。谢昌厚等主张作双侧阻滞效果更可*。颈椎横突旁封闭疗法向第 3、4、5 颈椎横突穿刺注入药物后通过扩散作用到膈神经的组成支第3~5 颈神经, 扰乱呃逆反射弧的形成, 减弱膈肌运动, 打断其恶性循环, 增强自身调节能力,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裴爱珍等在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引起的IH时分别按压双侧内关穴, 先左侧, 后右侧,同时观察呃逆有无减少或消失。选择按压有效的同侧行颈椎旁注射, 可获得较满意效果。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自 1988 年谢秉煦等发明体外膈肌起搏器以来, 该仪器在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膈肌康复治疗的同时, 也不断用于IH的治疗, 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膈肌起搏器治疗呃逆的机制是它产生的电脉冲刺激胸锁乳突肌外缘的膈神经, 干扰膈肌异常兴奋性收缩的反射弧, 从而恢复其正常的节律, 达到治疗目的。西药治疗调节电解质药物文献报道患者电解质紊乱, 特别是伴有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 经补充电解质后呃逆得到终止或明显缓解。低血钠致呃的机理不明, 但IH的发生与血钠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低血钙、镁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激性增高, 即阈值降低。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的表现, 加上一些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 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 迷走神经受到刺激, 从而导致IH的发生。肌松药①巴***芬( baclofen商品名脊舒), 为神经性传导抑制剂γ氨基丁酸( GABA ) 的衍生物, 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GABA 受体, 其抗呃逆的作用机制未明。陈协辉等认为: 一方面可能是对神经传导抑制作用, 从而缓解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 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对中枢的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制止呃逆发作。用法: 每次 10 mg ,每日2次, 口服; 最大剂量为 15 mg , 每日 3 次。陈协辉等应用总有效率 98% 。②盐酸乙呱立松片( 商品名妙纳) 是一种新型肌肉松弛剂, 范丽静等认为其止呃机制为: 一方面作用于脊髓, 抑制脊髓反射; 另一方面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减轻脊索的灵敏度, 从而阻断其反射弧, 缓解膈肌痉挛, 减少痉挛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进一步刺激; 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改善血流。用法:60 mg 口服或胃管注入, 每天 3次, 饭后服用。抗精神病药①***哌啶醇 5 mg静脉滴注或肌注 1~2次/d, 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②***丙嗪 25~ 50 mg , 每天 3 次口服, 但此法在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病者应慎用。***哌啶醇和***丙嗪抗呃逆的作用可能与其阻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