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辛伐他汀的生产工艺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1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伐他汀的生产工艺设计.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22/7/2 文件大小:3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伐他汀的生产工艺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目标化合物的概述 1
二、 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简介 2
三、 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优劣分析 5
四、 目标化合物新合成路线设计 6
五、 辛伐他汀步骤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8
六、 总结 10
参考文献 H
冰醋酸

(C4H9)
利用洛伐他汀水解酵素将洛伐他汀水解产生(2),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纯 化得到(2),然后与特丁基二甲基氯硅烷进行选择性硅烷化,与2,2-二甲基丁 酰氯酰化,脱特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保护基得辛伐他汀。
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优劣分析河
路线一甲基化法反应专一性较好,但是反应条件苛刻,技术难度高。甲基化试 剂正丁基锂对氧、湿极不稳定,在储存中极易分解,导致浓度降低,造成甲基化 反应不稳定,且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结构相似,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近,造成 纯化上的难度,影响产品质量。
路线二碱水解法由于2-甲基丁酯空间位阻大,酯水解需要高温、强碱和长时间 反应(大约需要50至60小时),而在此条件下,六元内酯环易开环,酰基难以完 全除去,导致产品收率不高(40%),并影响产品质量。对于此法改进的重点是 缩短水解反应时间。在金属碱进行水解前,先添加若干当量的四丁基氢氧化胺有 机碱,利用其亲脂性的特点来帮助洛伐他汀进行碱水解,可使反应时间减少到7 至12小时,且产品纯度和收率大大提高。
路线三醇酵法利用酵素法的高专一性、高反应性、低成本、低污染特性,使得 这种利用微生物、酵素的半合成法,成为未来生产药物的潮流方向,但目前受到 发酵水平低的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生产辛伐他汀。新工艺采用新制正丁基锂进行 甲基化反应,反应比较完全,副产物少,质量稳定,制得的辛伐他汀产品质量高, 杂质含量少,合成收率达到,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线路设计
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一般都是采用甲基法生产辛伐他汀。反应过程中碳负离子的 形成是甲基亲电取代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要降低物料单耗,最大程度地实现 碳负离子与甲基之间的反应,必须对洛伐他汀内酯环酰胺化后的2个活泼羟基进 行保护,羟基的保护主要使用硅烷基化试剂,如: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 二甲基碘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4-6],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脱保护后生成的 有机硅醇与溶剂甲醇不能精馅分开,使大量的甲醇不能套用。若用用氯甲酸甲酯 替代氯硅烷,省去了在酸性甲醇溶液中脱硅保护基的过程,将酸碱条件下的两 步水解变为一步的碱性条件下水解,脱保护基后的产物为碳酸盐和甲醇,经过 初蒸和精馅,甲醇可回收套用;在由辛伐他汀铉盐转化成辛伐他汀的过程中用 线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于室温下反应,无需精制。其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C1COOCH3 ►
CH3
CH3
五、辛伐他汀步骤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1、工艺流程设计
整个工艺总体上分为五个工段,包括酰胺化、酰胺酯化、甲基化、铉化和辛伐 他汀制备五个单元反应,以及减压操作、水洗、萃取、蒸馅、过滤、抽滤中空干 燥等一系列单元过程。以方框和圆框分别表示单元过程及单元反应,以箭头表示 物料和载能介质流向,该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所示:
2、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在lOOmL三口烧瓶中加入洛伐他汀和正丁胺,于65至70°C反应6 h,减压回收过 量的正丁胺,得酰胺化产物。

将上步制得的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适量咪哇,于20至25°C在lh内滴加 氯甲酸甲酯,回流2 ho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搅拌30min,将反应液移至装有水和 二氯甲烷的烧瓶中,洗涤,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一次,蒸馅回收二氯甲 烷,向残余物中加入环己烷、四氢吠喃,即可制得。

将化合物的有机溶液降温至-30°C,在氮气保护下,于-30°C加入毗咯烷锂乙醍 溶液,于-20至-25° h,加入碘甲烷,在-15至-20°C保温反应30 m in。 搅拌至室温,滴加水,搅拌萃取,静置分层,水层用己烷萃取,合并有机层,依次用 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搅拌洗涤,蒸馆浓缩有机层,得到甲基化物。

向上步制得的化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水配成的溶液,于90°C水解2h。降温至 0 °C,用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