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docx

上传人:飞鱼2019 2022/7/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
汉语音节特点对连读的制约
摘 要 : 本文从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内部结构入手,探索了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普通话音节本身是一个由声母、韵母、声调所组成的有层次的完整嵌套结构。
音节绝大多数以元音结尾,且声调贯成了制约。
三、汉语音节内部结构特点对音节间连读的制约

首先,汉语音节中以元音结尾的占绝对优势,以辅音结尾的只有 n和ng两种类型。
桂灿昆 (1999)指出 ,汉语音节大多以辅音开头,元音结尾,几乎没有零节首辅音的音节,即便
是零节首辅音的音节,在组合音段上时并不是真正的 零 ,而是在其前面都带有一点辅音性成
分 ,有的是附加一个轻微的喉塞音,有的是伴随一个同一部位的轻微摩擦成分, 以便把零声母
音节和前面的辅音分开(徐通锵,2001),因此汉语音节不能像英语那样与前一个音节发生连读
而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单独发音。
如 棉袄 就念成mi n- a吓能像英语ran out那样连起来念。
其次,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汉语单个音节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凝聚性。
(徐通锵 ,2001;冯胜利 ,2005)由于汉语音节内部声韵母组合的严格限制,以及汉语一个音节
一个声调的内部结构特点,同一个音节中的各个音素具有一种向心力,内聚为一个整体。
声韵调三个要素紧密结合 ,构成汉语音节稳固的三维空间。
汉语语音上的一个音节在语义上能表达一种意义, 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而且这
些汉字往往用一个个的方块字来表示,方块字本身也是封闭、独立的。
汉语 1 个字 ,1 个音节 ,1 个概念 的特点(徐通锵,2001)更加凸显了语音结构的封闭性。
这种特殊的音节内部结构使汉语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具有相对离散性特征。
不会出现一个音节既可以单念,又可以与其他音节相结合连念,还能表达同样意义的情况。
而且为了便于区别意义,汉语的音节与音节之间 ,一般要求清楚的界限,音素之间没有连接
拼合的痕迹,,浓缩于一个音块 (郭万玉 ,2005),难
以分割,这就进一步保证了汉语音节结构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所以在连读两个汉语音节时,汉语普通话几乎不允许有类似音节重建这样的现象发生。
比如 ,李宁 li-ning 不能读成 lin-ning, 天安门 tian-an-men 不能读成 tia-nan-men 。

但是现代汉语中并非完全没有两个音节连读时音节重组即连读的现象。
汉语允许一定条件的音节重建,不过只发生在没有声调的轻音节之上。
比如 , 天啊 中的 啊 就可以读成哪 ,即 tian-a 发音成 tianna。
这表明连读只能在无调情况下出现,不能在带声调的词之间发生。
,不管它有几个韵素。
这种特点使各个音节彼此独立 ,不能互相黏连。
声调对两个音节间连读的制约还可以从林焘先生的研究看出来。
根据林先生的研究,在 椅子 一词中,上声的yi 跟轻声地 zi 合在一块 ,正好构成一个全上
声的调值 ;而在 凳子 一词中去声的 deng 跟轻音的 zi 正好合成一个全去声的调值。
这就说明 ,只有在下个音节没调的情况下声调才能够和别的音节重组 ,而在有声调音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