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工程砖混构造施工法
施工测量
依据建立单位、规划单位提供的坐标点或基准线,采用经纬仪、钢尺等测量工具进展定位放线,要做好轴线桩保护工作。放,试块按规定留置,隔夜砂浆不得使用。
(4) 砌筑时采用“三一〞砌砖法,组砌形式宜一顺一丁,要求双面挂线砌筑。
(5) 临时连续处应砌成斜槎,不得留直槎。
(6) 构造柱处宜砌筑成马牙槎,先退后进。退出尺寸为60mm,墙应预埋2 φ6500 拉结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 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最小不得小于8mm,最大不得超过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8)砖根底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设置过梁。
(9) 砌根底时,应检查和注意基槽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材料应离坑边1m以上。
(10) 根底施工完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在根底两侧同时进展并分层夯实。
-
. z.
模板工程
(1) 在模板工程中,模板应支撑结实,并格控制标高、轴线位置、截面几尺寸,到达准确无误,消除爆模,轴线位移等质量问题。
(2)本工程采用九夹板,现浇板用直径48mm普通钢管加固的案。对油质类等影响构造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得采用,钢筋及混凝土接搓处及时清理,不使隔离剂沾污。
(3) 当梁长L>4m时,按梁跨度的(1~3)‰起拱。
(4) 现浇板施工时注意到模板的平整度、梁板交接处接缝的密性。
(5) 、振捣,底部留清扫,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提高振捣质量。
(6) 底模板撤除时按混凝土强度要求撤除,侧模撤除不致引起混凝土外表缺棱掉角;上层楼板浇混凝土时,下层梁板的模板支撑不得撤除,再下一层的模板保存一局部,跨度大于4m的梁下均应保存支撑,且间距不大于2m。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附表2。
钢筋工程
所有进场钢筋均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并按批分类架空堆放整齐,防止锈蚀和油污,应有覆盖防雨水措施。
〔1〕本工程所用全部钢筋均由现场加工制作,工地技术员校核下料尺寸、规格后,可加工。Ⅰ级钢筋末端均应做180°弯钩。Ⅱ级钢筋做90°、°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4倍。箍筋均做135°弯钩,平直局部为钢筋直径的10 倍。
〔2〕进场钢筋合理方案,随用随进,不合格钢筋决不进场。
〔3〕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以下规定
-
. z.
1)钢筋的穿插点都应绑扎牢。
2)板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局部的相交点可相隔交织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如采用一面顺扣绑扎,交织绑扎扣应变换向绑扎;对于面积较大的网片,可适当地用钢筋作斜向拉结加固。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将所有相交点全部
扎牢。
3) 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向错开放置。此外,梁的箍筋弯钩应尽量放在受压处。
4)绑扎柱竖向钢筋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
5)绑扎根底底板钢筋时,要防止弯钩平放,应预先使弯钩朝上;如钢筋有带弯起直段的,绑扎前应将直段立起来,宜用细钢筋联系上,防止直段倒斜。
(4) 凡梁中双排钢筋间用ф251500 的钢筋头架设,以保证钢筋的排距正确;凡板中负弯短筋均使用ф8 的马凳筋支设。
(5) 现浇板钢筋绑扎成型后,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木马凳上铺木跳板运输混凝土,以免压偏负弯矩筋。
(6) 柱纵向筋绑扎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以防止纵向位移:
1)底层柱下面与根底钢筋网片用点焊固定,上面钢管锁定位置。
2)柱纵筋与箍筋采用十字扣法绑扎。3)支模前用预制砂浆垫块扎在纵筋的外
侧以控制钢筋的保护层。
-
. z.
(7) 梁中水平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柱中竖向钢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焊条采用E43 系列,按规定制作试件,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正式施焊于构造,另外每层应抽取试件检查,不合格不隐蔽。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附表3、附表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现场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的法施工,柱梁、楼梯采用插入式振捣振实,现浇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使混凝土到达无蜂窝、麻面、漏筋等现象。
1. 混凝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