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党校培训教育的启示.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党校培训教育的启示.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7/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党校培训教育的启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党校培训教育的启示
 
 
摘 要:从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读中,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提纲》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与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自然而然的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社会生活中,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必须从社会实践中去把握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提纲》中实践的观点对党校培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的实践观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这对于我们党校的教育培训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党校教师必须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在《提纲》中强调了人的实践对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不断改造客体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证明认识的真理性。当前我们党校的教育培训主要是教师讲学员听的课堂授课方式,缺少学员主体积极参与的实践性的授课形式,师生间、学员间课堂互动较少,学员对所授课程不重视,学****动力不足,请假、逃课、课上玩手机、打瞌睡司空见惯,预期教育培训效果难以到达。因此,我们要创新课堂授课形式,多开展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等,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当中, 让学员“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引导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学员作为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因素,在面对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体会和检验理论知识,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2 《提纲》中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及对党校培训教育的指导意义
《提纲》中有关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三条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旧唯物主义者认为环境、教育决定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及其一切观点、精神和道德面貌都是由周围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显然,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人的能动的方面,没有看到环境和教育也是通过人才可以改造的这一重要方面,否认了人在改造环境和教育中的作用,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观点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
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论证了人与教育和环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环境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改变,知识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发展,但绝非起着决定作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践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基础。
《提纲》中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对党校教育培训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对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的论述突出了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优化教育环境,培养学员的自主学****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作为教育者的党校教师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第一,党校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教育培训环境。马克思指出人和环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