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钻井技术井控操作规程
; 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井 队生活区不少于300m,生活区相对井场在当地季节风的上 风或侧上风方向;距装齐手动操作 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其中心线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 大于30°,手动操作杆手轮下方应安装操作台。挂牌标明开、 关方向和圈数。
安装在井架大门左前侧、面向井场、距井口不少于25m 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Im以上距离, 并在周围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10m内不得堆放易燃、 易爆、腐蚀物品。
控制管汇整齐安放并固定在管排架内,管排架与防喷 管线及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Im,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 板。不允许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 其上进行焊割作业。
总气源应与司钻控制台气源分开连接,并配置气源排 水分离器。严禁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气源压力控制在 ~。
电源应从发电房的配电板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用单独 的开关控制。
液压油油面距油箱顶面200mm,气囊充氮压力7MPa + ,〜21MPa,, 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远程控制台控制剪切闸板防喷器和全封闸板防喷器的三 位四通阀上方应安装防误操作的安全装置。
,即 钻台左后侧的钻台边上。司钻控制台上不安装剪切闸板控制 阀。
处于与控制对象工作状态相一致的位置。
,用压缩 空气逐根吹扫,然后“对号入座”连接,所有管线应整齐排 放。完钻后,拆开与防喷器连接的液压管线,用压缩空气将 管线内的液压油吹回油箱,防喷器液压管线接口用堵头堵 好。
,并保证各 次开钻四通旁侧口高度不变。
井控管汇
材,防喷管线采用螺纹与标准法兰连接,不得现场焊接。
。
油井放喷管线至少应接两条,气井放喷管线应接四条, 其通径不小于78mm。
管线全部使用法兰连接,不允许在现场焊接,放喷管 线和连接法兰应全部露出地面,不得用穿管的方法实施保 护。
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 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
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并分 别固定。
管线应尽量平直引出,如因地形限制需转弯时,转弯 处距井口不小于15m,使用转弯夹角大于120°的铸(锻) 钢弯头。
管线出口应接至距井口 75m以上的安全地带,相距各 种设施不小于50m。含硫和高压高产地区钻井,四条放喷管 线出口都应接至距井口 100m以上的安全地带,并具备放喷 点火条件。
管线每隔10m〜15m、弯头两端、出口处用水泥基墩 和地脚螺栓加压板固定,悬空处要支撑牢固,若跨越10m宽 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
,遇地表 松软时,
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mm,,不 许对焊。
放喷管线在车辆跨越处装过桥盖板。
凡经过井喷放喷使用后的管线,应经探伤、测厚、试压 合格才能使用。
定牢靠,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
其内径不小于78mmo
指示器的平板阀。
,防喷管线控制 闸阀(单四通为1#和4#平板阀,双四通为1#、4#、5#和8#平 板阀)应接出井架底座以外。
,并标明其开、关 状态。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在节流管汇和节流控制箱处以明 显的标本牌标本
O
常开:2#、3#、6#、7#、J2a、J2b、J3a、J5、J6a、J7、 9# (J9)、 10#o
常闭:1#、4#、5#、8#、J3b、J6b、J8、J10、11#、12#。
半开尸/8〜%): JI、J4o
旋塞阀
,采用转盘驱动时应装方钻杆上、 下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