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镇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63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镇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22/7/3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镇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镇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2-2020 年)
镇安县人民政府
二o —三年一月
前言 1
第一章背景和意义 3
一、 规划背景。 3
二、 规划区域自然条件。 4
(—)地形地貌 4
(-)气候特征 5
(三)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建设 生态文明不仅是镇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 镇安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镇安县以济发展新跨 越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镇安生态文明大县建设,结合镇安实际和相关部 门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编制了《镇安县生态文明 建设规划(2012-2020年)》。
第一章背景和意义
—、规划背景。
镇安县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归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 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镇安县 还是南水北调中段水源涵养区。
建设生态文明,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来指导镇 安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同时,镇安县又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传统的绿色生 态产品品种丰富、产量高、品质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进 行,对这类产业进行升级,用现代农业的思想去发展,提高 产品附加值。对资源性的工业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改造, 提高污水处理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使工业发展和生态环 境保护出现双赢的局面。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依托镇安 丰富的水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建设清洁能源产业,优化用能 结构。培养绿色消费模式,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与镇安县县情相似地区面积广阔, 镇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将为这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宝贵 的经验,同时为南水北调中段水源涵养区的水土保护提供可 借鉴的经验总结,而且对于全国限制开发区域的地方政府,
如何处理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规划区域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地,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的 南秦岭印支褶皱地带。这里是南北方的交汇处,南北气候共 存,南北生物共有,南北景观荟萃。镇安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 倾斜,山势丛横交错,浸蚀河流众多,形成山、川、坪、滩 纵横一体的掌形叶脉状地貌和复杂多样。位于杨泗和栗扎之 间的鹰嘴石, ,是镇安最高点,最低点位于龙 胜乡旬河村石家沟口,海拔344m , ,随 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也随着趋缓,山间谷地发了 众多的侵蚀性河流,形成山沟峰谷纵横交错的掌形叶脉状地 貌。
镇安境内多山,地形以山地为主。广洞山、***阵、鹰 嘴石、塔云山、海棠山、王龙山、香炉山、古道岭、北阳山、 戴家岭、郝家山、鸡上架12大山系为主要山脉,山地地貌可 分为三大类型:中山地貌,位于高山沟墙,一般海拔在1200m 以上,,% ;低山 地貌分布于河谷川道与中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 800—1200m ,相对高差400m,总面积209万亩,占全县总 % ;河川地貌,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或古河改道 后形成的河流谷地,一般称为川、坪、滩或湾, 万亩,海拔在800m以下,相对高差400多米,地形较平坦, 土壤肥沃,是主要耕地分布区,%o
(二)气候特征
镇安县地处南北气温0°C分界线和800毫米降水线上, 南北气候共存,南北生物皆有,南北景观荟翠,虽属长江流 域,但有黄土风情,虽归西北地区,却有江南美景,属于北 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半湿润性气候。 小时,,°C ,无霜期206 天,年降水量800 - 1100毫米,。 镇安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偏南地带的秦岭东段南麓,属我国东 部季风气候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地带,秦岭南坡为我 国夏季风一东南风的迎风坡,加之我县海拔较高,因此镇 安县相对于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降水偏多,更加湿润,多年 ,降水日数达130天以上。降水季 节分布不均,夏秋季节多,春季稳定,冬季最少;降水空间 分布也不均匀,受地形地势影响,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大体是西部最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西部大部分地区年 降水量在850 mm以上,东部在750-850 mm之间,中部在 750 mm以下。同时,由于偏布内陆山区,平均海拔 800—1200m ,因此气温相对于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低 4—6°C ,且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东部地区大,又具有大陆性 特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气侯的过渡性特点。 再加上山大沟深,全县各地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