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民族团结进步创立民族团结进步创立典型经历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立典型经历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立典型经历材料
___位于美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是草原文化、蒙元文化和鄂尔多斯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传承地之一。。
二是大力开展乡村电商产业。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有开展电商产业的意愿,重点围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民族手工艺品等土特产品,制定电商运行标准流程,推动农村牧区电商产业做大做强,现已建成电商效劳站25个。
三是加快开展民族旅游产业。鼓励少数民族群众采取建立“牧家乐”等方式,开展自主经营创收,现已建立“牧家乐”100多家。其中,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区___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___年度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顺富牧家乐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三〕抓根底建立,补齐民族事业开展短板。
一是开展生态修复。“十二五”期间施行生态工程504万亩,%和35%。大力开展全域环境治理,“十二五”、,%。
二是加强根底配套。,全面推进改善农村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消费生活条件。像卫生室,每个嘎查村建立了标准化卫生室,在相邻的几个嘎查集中装备1台流动卫生车,进展24小时上门就诊。平安饮水,通过建立集水窖、配套自动饮水机措施,同步解决家畜平安饮水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民生。旗财政每年拿出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累计施行重大惠民工程72项,其中专门涉及少数民族的12项。民族脱贫方面,在抓好整体脱贫攻坚的根底上,旗财政每年又拿出20万元少数民族贫困救助金,集中解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民族教育方面,投入6亿多元,施行蒙古族中学、民族职业中学、蒙古族实验小学等民族学校根底设施建立,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蒙古族大学生就学补助”等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文化方面,建成运行蒙古秘史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打造了蒙古秘史书法、阿尔寨石窟壁画研究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工作,___十三敖包祭祀等3个工程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根雕等11个工程列入市级非遗名录。每年举办巴特尔乌兰敖包公祭活动。有民族手工艺人350人,在镇区从事雕刻、刺绣、剪纸、民族服饰等消费和销售的个体工商户35户。民族医药方面,已建成运行旗蒙医院住院楼、蒙医院骨伤科确定为自治区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少数民族农牧民个人统筹资金由财政代缴政策。民族事业方面,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开展资金300多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50万元,施行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就学补助、蒙古语文翻译人员岗位津贴、喇嘛补助、宗教工作嘎查村联络员补贴政策。
〔四〕抓载体建立,丰富拓展“六进”活动内涵。将民族团结进步创立活动纳入“十三五”规划,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创立活动示范单位11个,___年表彰奖励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29名。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立“六进”活动,进机关方面,积极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学习教育,鼓励少数民族干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鼓励汉族干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全旗各窗口单位开拓专栏20__多个,大力开展每周学习蒙古语活动,机关单位标识牌和上墙制度全部使用蒙汉两种文字;进企业方面,落实企业民族工作责任,指导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学习贯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规章制度,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职工合法权益,在蒙古族祭火、祭敖包等传统节日,对蒙古族员工实行节日放假。重点培育了景程皮毛厂、伊吉汗羊绒制品公司、蒙根达赫勒工艺制品厂等7家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产品企业,解决了近1000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进社区方面,在政和园社区等蒙汉民族集中居住的小区,配套民族文体设施,每年至少举行3次以上民族团结互助、民族传统风俗、民族文体表演专题活动。在社区便民效劳大厅设置蒙汉“双语”窗口,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效劳;进乡镇方面,在干部交流和使用上,每个苏木镇均装备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干部。对上级关于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惠民政策文件,及时用蒙汉两种文字下发到苏木镇、嘎查村一级。乡镇农牧林水、社保、卫生等效劳窗口均装备一定比例的蒙汉文兼通的工作人员。深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进步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程度。多措并举支持苏木镇开展消费、改善生活、建立家园,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开展;进学校方面,通过主题班会、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