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7/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文档 800 字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在“如何对待学困生”的问题上,也给
我们提出了一个至好的方案:循序而进, 持之以恒 , 耐心。也包
括那些在学习上迟迟不肯开窍的孩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
实个难
题。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样的情况
持续时间越久,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越低,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
似乎的智力上无法胜任。我们给不同的孩子同等的任务与要
求,“强迫”每个孩子都要一下提20 桶水,一些孩子会在第
一次时已经落队,勉强能完成任务的孩子也会因无法品尝到成
功的喜悦而落队。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给孩子进行分组的办
法,我想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在给孩子布置作业时,也可以进
行尝试。
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一上课,就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
事,做小动作。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情绪比较好的话会在课
下苦口婆心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情绪不够平静会当面提示,
甚至训斥。可并没有一点儿效果。我细细地想,孩子一直在打
击和无趣中度过每一节课,看着别人跃跃欲试地举着小手发
言,自己却对这些不感兴趣。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多么紧迫
的事情。在布置作业时,我走到他的座位,重新写了几道题,
这些
题目不需要太动脑筋。在交作业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完成
了作业,他脸上终于有了轻松的表情。只有两周的 '时间,课
堂上又多了一个高高举手发言的孩子,他却不知我给他的
题目很多都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是呀,孩子的学习就是智力劳动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
不但让孩子在“劳动”中增长知识,更要让他们体验到智力劳
动的快乐。就像书中所指出的“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
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条专业,
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
给予他一种自尊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自尊感举足轻
重。教师对学生尊重,学生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
验。对于学困生所听到最多的也可能是冷言冷语,所看到最多
的也可能是那冷淡的表情。
想起有一次,一个孩子高兴地问我:“老师,我也想每天
写数学日记! ”她是一个多么不爱学,她
能坚持写吗? “你可以不用写。”我对她说。带着一脸的失望
她跑到了一边。我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呀。我自问,你保
护了学生的自尊吗?
对于学困生来说,对学习产生兴趣已是很难得的事情,可
公正、平等的天平总是偏向优等生。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听取
他们的意见,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可太多的激励时机,我们
都放弃了。心理上对于几个毫无办法的学困生也总是有这样一
种想放弃的心态。也正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改正
了这种心态。他提出:“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
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
应当让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
这里面就隐含着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
那些优秀的学生,其实他们所受到的关心和尊重已远远地超过
了那些学困生,更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也就是那些被遗忘到
一个角落的学困生。
《给教师的建议》在“如何对待学困生”的问题上,也给
我们提出了一个至好的方案:循序而进, 持之以恒 , 耐心。也包
括那些在学习上迟迟不肯开窍的孩子。
经常说的一句话,教师的爱是无私的。这无私的爱更应像
阳光一样,多撒向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多一丝温暖与滋
润。让我们一起来关爱他们,把更多的阳光给他们。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 多年教
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
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
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
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
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
理论分析Ap ,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
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
里来 ?一昼夜只有24 小时”。一看着
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
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 24 小时,每天
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 小时,而且这8 小时是排得满满的:
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
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
的环境布置,完成学校的其他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
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