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2/7/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精选
【篇一】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精选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篇二】经典必背初中古诗词精选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非常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当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忙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乐观向上的力气。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乘舟,正朝着呈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消失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好像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由于光“风顺”还缺乏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假如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消失的。假如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旧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消失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旷。这明显是一个晴明的、到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马上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忙不行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妙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季节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准确,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气。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连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拂过晴空。雁儿刚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