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陈青来成都08G101-5平法知识应用讲座
Qlchen平法知识应用讲座(成都2008/10/10上午)
有关本体构件和关联构件的问题:柱是节点主体,梁是节点关联。对于板梁节点,梁是节点主体,板是节点关联。我们搞清楚谁是主体节点,谁是节点关联之后,很快搞清楚钢筋怎么走了( =排布)。节点主体构件它的钢筋怎么在节点分布,非常简单。两个方向钢筋必须要贯通节点。只要是节点主体构件,在节点这个范围,钢筋不存在锚固问题,只存在贯通问题;或者只存在连接问题,不存在锚固问题。两个方向钢筋,纵横两个方向钢筋必须全部通过节点。只要判断出谁是主体节点构件,它的纵向和横向必须通过节点,不能在节点断开,也不能在节点内锚固。节点不应该往自身上锚固,应该给对方提供一个锚固基础。判断谁是节点主体非常重要。这个节点主体与它相联的是节点关联,基础与柱,柱是节点关联。框架梁柱,对梁来说,梁是节点关联。那么主次梁对次梁来说,次梁是节点关联。梁板结构,板是节点关联。
通常情况下,只是纵向钢筋锚入或者贯穿节点,横向钢筋不进入节点。所以大家马上明白,为什么到了框架梁柱节点,框架柱的钢筋必须全部要穿过去,而且那个位置不是连接区,贯穿节点全部都要加密,为了满足它实现这个主体节点功能。关联构件纵筋进去箍筋不进去,为什么呢,它是节点关联。为什么基础梁在101-6中,基础梁在纵筋范围内,纵筋全部要贯通过去。101-6我们只是规定了一个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和顶部纵筋贯通区域,没有锚固区域。因为它是节点主体,节点主体纵筋必须贯穿节点,箍筋必须贯通过去。
主体节点构件,任何情况纵筋和横向钢筋必须贯通节点。关联节点通常情况下,纵筋进,箍筋不进。搞清楚这个概念之后。还有三种情况。
一、宽主体节点(最牢固的节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椅子是人的支座,椅子较大的时候,坐得才比较稳,椅子比屁股小就不稳当了。宽主体节点是最好的锚固节点。通常重要的建筑都是这种宽主体节点。
二、宽关联节点,宽扁梁结构,关联构件比主体构件宽了,怎么办,把不能通到主体构件里面的钢筋,加以约束。
三、等宽度节点,例如异形框架梁、梁柱一般宽。等宽度节点,主要解决钢筋冲突问题。等宽度也有其规则。只要有条件,关联构件钢筋一定要走到主体构件的钢筋的内侧,一定要走到主体钢筋的内侧,宽主体节点比较容易实现。宽关联节点有些钢筋就走不进去了,就算采用别的措施,宽关联节点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刚才说,基础梁和框架柱,谁是节点主体谁是节点关联。基础梁支撑着柱,但是有个问题柱一层层到节点根部。那个柱节点已经很大,比梁节点宽。一、两米宽的柱不稀罕,但是基础梁一般没那么宽。怎么办?这时的锚固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在基础梁的侧面加侧腋,加侧腋之后,我们就实现了宽主体。通过加侧腋的方式,实现了宽主体,实现了可靠锚固。有人说,我不包行吗?我箍筋箍到底,把基础梁给它串起来。
框架梁跟柱的关联,和基础梁跟柱的关联正好反过来。基础梁是节点主体,柱是节点关联。
因要尽可能做到宽主体,所以基础梁加侧腋。所谓“八字角”实际上是加侧腋。
还有特殊情况,我们讲节点首先要找出谁是节点主体,谁是节点关联。这里还有一个互为主体节点的情况,例如井字梁交叉点,两方面梁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或者互为支座。还有一种是互为关联节点,比如两个悬挑梁,谁了不挑谁,在前面碰头。
钢筋混凝土有什么难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