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智慧教学雨课堂在过程性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如何通过考核全面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专业课程《焙烤食品工艺学》为例,介绍利用智慧教学雨课堂和过程性考核模式,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程中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包括对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多阶段、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反馈给授课教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该模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进而调整学习方法和方式,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通过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相比较传统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是一种具有双向考核反馈功能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将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有有价值的学习结果在过程性考核中都会得到体现。过程性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过程性考核模式国内许多高校不同课程中采用,实践证明,过程性考核有利于高等院校教学的发展,该种考核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考核的意义。 (二)过程性考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院校在采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将过程性考核误解为不考核或分阶段考试考核,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过程性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过程性考核内容较多,对于每个考核内容老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分析、整理,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二是要实现客观公平地过程性考核评价,就要制订好考核标准,如果过程性考核没有标准或者随意制订标准,将导致考核的结果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学生不仅无法提高自身学习效率,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三、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交流沟通、协同工作、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制定各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2016年4月清华大学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入到教学场景中,推出了一款新颖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雨课堂授课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手机端、电脑端和远程服务器三个部分:远程服务器主要负责支撑系统的运行和教学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及决策。在课堂上,通过智慧教学雨课堂,由后台系统翔实地记录整个教学过程中覆盖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行为数据。智慧教学课堂可以及时、准确地对数量巨大的数据进行搜索、比较、聚类、分类等分析,全面采集教学行为的各类数据,为实现公平公正地过程性考核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通过雨课堂主要考察课前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课上学习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所有雨课堂创建的教学活动,都会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老师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查看学生的学习数据,也可使用雨课堂汇总反馈功能,以Excel文件格式导出“批量数据”。Excel下载的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原始数据报表,方便老师自行處理分析。导出的数据分为两个部分:汇总表格(首表)和单次教学数据表(首表以外的其它表)。反馈数据能够将绝大多数教学过程进行真实地还原,以反馈数据为依据,公平客观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四、雨课堂在《焙烤食品工艺学》过程性考核中的具体应用
《焙烤食品工艺学》是北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包括24学时理论和16学时实验,成绩的评定分为平时(采用过程性考核)占40%,结业论文占20%,实验成绩占40%。在2018-2019(2),通过雨课堂的反馈数据,对理论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
图1是《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数据反馈内容。每个学期课程结束以后,雨课堂可以将整个学期的数据进行反馈,反馈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情况、课件推送、公告、试卷等,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考核标准,选择适当的反馈内容,数据以excel文件导出,便于教师归纳总结。课堂情况汇总反馈、课件推送数据反馈以及试卷数据反馈等都以图表形式呈现。
汇总统计表将老师在导出数据时选定的教学任务汇总并分析,这些汇总数据可以为老师评价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汇总数据包括:习题总得分、课件查看率、到课率、互动总次数等。通过数据的反馈,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公正的考核。
课堂情况统计表包含了学生的签到信息(学生姓名、签到方式、签到时间)、课堂互动信息(投稿次数、弹幕次数)及题目详情(题目类型、分值)和得分统计。,全班25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