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措施.doc

上传人:贾赦 2022/7/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措施
摘要 随着棚室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棚室土壤逐年恶化,产生土壤板结、盐渍化和酸化等各种土壤问题,导致蔬菜死棵、早衰、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和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本文分析了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能力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而是盲目施肥、习惯性大量施肥。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只会吸收需要的营养元素,不需要的营养元素和残渣则会留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多年重茬种植同一种蔬菜使棚室内土壤中部分营养元素大量积累,使土壤的营养平衡遭到破坏。这些无法被吸收残存在土壤中的养分还会影响蔬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发生土壤养分拮抗作用,使土壤供肥能力降低,也降低了蔬菜对养分的吸收率,导致蔬菜因营养缺乏导致抗逆性降低,同时也会加重棚室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
土壤中微生物减少
由于棚室蔬菜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不适宜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有机肥养分含量较低、释放慢,在蔬菜生长旺盛期不能及时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而化学肥料养分集中、施入后见效快,菜农习惯施用化肥,有机肥投入量较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中依靠有机质生存的微生物也因缺少食物而减少。另外,由于菜农对生物菌肥认识不足,而且生物菌肥价格又偏高,在棚室蔬菜生产中微生物菌肥使用量少或不被使用。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减少降低了微生物对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养分的转化分解能力及对有害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导致了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一系列土壤问题,也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2 棚室土壤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有机肥养分全面,将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关系,增强土壤保肥保水及缓冲能力,并能消除土壤污染,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生物有机肥是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具有持续与稳定的肥效,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和拮抗病原微生物生长及繁殖的特定功能。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分解有毒物质,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环境;还能减少肥料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并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作物高产、稳产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是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需肥规律及土壤的供肥性能,选择养分含量适宜的肥料品种,科学计算出蔬菜各个生育时期施用肥料的数量,做到有针对性地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蔬菜生长需要,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3]。建议棚室每2年进行1次土壤养分测试,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所种植蔬菜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比例计算出相应的施肥数量,在合理增施腐熟优质有机肥的基础上,做到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平衡施入,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控制盲目施用化肥,减少不合理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合理轮作
根据不同蔬菜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和病虫害发生种类的差异,实行不同科属蔬菜品种的合理轮作,可将需磷肥较多的果菜类如瓜类、辣椒、番茄等与需氮肥较多的叶菜类如白菜、菠菜等和需钾肥较多的根茎类如马铃薯、山药等进行轮作,以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也